進入2020年的這幾個月,可以用“風云突變”來形容。本周,繼經濟“負增長”、銀行“負利率”出現之后,“負油價”一詞也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突如其來的“負油價”意味著什么?它又會對世界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4月21日凌晨,美國WTI原油期貨的5月交付合約價格跌至-37.63美元,這意味著石油賣家需要倒貼錢給買家才能完成交易。而這一前所未見的“油價崩盤”的跡象早在一個半月前就出現了。
3月6日,在第八次OPEC+部長級會議上,沙特未能說服俄羅斯接受減產提議。這意味著,從4月1日起,OPEC+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將會大幅增加。這使得3月9號,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降低到27.34美元一桶;美國三大股指也應聲熔斷。
如今油價能跌到負值,更超越了一度偏愛能源股的股神巴菲特的想象力,“很多年前我就說過,只要你在市場里,什么都能見到,我活了89歲才見到這個場面。”
石油減產致油價提升?變數還很多
回到一周前,世界還對油價充滿著樂觀情緒。
4月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俄羅斯和其他生產國達成了一項歷史性的減產協議: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將削減每天970萬桶的產量,約占全球石油產量的10%。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削減。
而到2020年7月至12月期間每日減產800萬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間每日減產600萬桶。
5月份之后,由于石油的減產,油價因此提升的概率也比較大。
在當時的一些投資者看來,趕在5月份之前買入6月份之后交割的期貨,風險相對較小。
然而最關鍵的問題是,當4月21日,5月份交割石油期貨定價日期來臨時,究竟會以什么價格成交,就充滿變數了。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這是一次投機性的交易時刻,與5月份期貨交割結束日期有關。當然,它不應該被看作是一個世界末日時刻。
在加拿大皇家銀行全球大宗商品專家克羅夫特看來,這次價格波動和全球最大的原油上市基金“美國石油基金USO”大規模調整持倉比例、持倉策略有關。
由于近期油價大跌,大批試圖“抄底油價”的投資者涌入了美國石油基金,使該基金的資產規模一度達到41億美元,這也帶來了經營風險。
4月17日,美國石油基金宣布,把原本100%投資于近期合約的持倉比例調整為“80%近期+20%第二個臨近合約”。但這一自保的舉動仍然沒能逃脫資本大鱷的狙擊,空頭們押注美國石油基金不可能真的現貨交割,于是采取“沽空”的方式大批賣出5月合約,導致美國石油基金手中仍有約10.8萬份5月合約無法平倉,油價“熔斷”崩盤。
特朗普:如果你展望未來一個月,我認為油價應是25或28美元一桶,很多人被套牢了包括投機者。我們有很多人不太高興,因為他們中招了。如果你看看狀況,你會發現它更多的是一個財務問題,而不是一個真實的石油情況。
投機客們熱衷投資石油期貨,
世界對石油的真實需求又有多少呢?
VLCC:疫情下全球需求的體量最大的物品
美國西得克薩斯二疊紀盆地,是美國最主要的頁巖油產地。如今,石油過剩的陰影正籠罩著這一地區。
美國標準普爾全球普氏石油價格報告主管斯萬:過去一個月里,供過于求的夸張程度,我們從來沒有見過。
疫情當前,全球需求的體量最大的物品是什么?
是呼吸機?是口罩?都不是。
是VLCC,也就是超大型油輪的縮寫。
4月22號,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市的長灘港,就有多艘超級油輪停泊在這里。據彭博社報道,30多艘油輪停在長灘至舊金山灣水域,油輪上載有超過2000萬桶原油,約等于全球一日耗油量的20%。
目前全球已經動用了多達60艘超大型油輪,預計儲存了約1.6億桶原油。上次儲量超過1億噸還是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刻。路透社預計,未來幾個月內用于儲油的VLCC數量還將增加100-200艘。
與拿來當浮動儲油罐用的超大油輪相對應的是,全世界大約68億桶的陸上石油儲存容量,已經有近60%被填滿。
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市是WTI原油期貨的交割地點,當地油庫能夠容納8000萬桶石油。但目前,僅剩2100萬桶的空閑存儲空間,只相當于美國石油產量的兩天。加勒比海和南非的倉庫幾乎完全用完,安哥拉、巴西和尼日利亞的倉庫也可能幾天內就會用完。
“負油價”:新博弈的開始
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崛起,以及美國作為石油凈輸入國,形成了美元和石油掛鉤的“石油——美元體系”。“石油——美元”模式既維護了美國的霸主地位,又維護了西方的經濟體系。
如今,當美國也成為石油凈輸出國,并且開始和歐佩克正面交鋒時,舊有的“石油——美元體系”正面臨沖擊。
美國油價崩盤的第二天,2020年4月22日,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41周年。伊朗航空航天部隊司令哈吉扎德宣布,伊朗當天在中部沙漠基地通過本國研發的“信使”運載火箭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一號”送入軌道。
伊朗航空航天部隊司令哈吉扎德:火箭的發動機使用固體和液體燃料的混合物,通常只有超級大國才有這種能力,這也只是少數幾個國家才有的能力。
對于伊朗的新動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我已經指示美國海軍,只要伊朗在海上騷擾我們的艦船,就擊毀所有伊朗炮艦。”
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曾說過:“一旦爆發危機,美國總統的第一句話一定是在問,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里?”
4月22日,法國軍隊衛生部門負責人杰內洛透露,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編隊共有1082人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值得注意的是,已經”中招“的戴高樂號航母在3月4日曾和美國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舉行了聯合海上演習。
而艾森豪威爾號是目前唯一活躍在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的美國航母。此前和艾森豪威爾號搭伴的杜魯門號航母也已經緊急到美國東部外海區域錨停。
本月16日,美國防長埃斯珀在接受NBC新聞采訪時曾被問到,伊朗是否正在試探美國是否因疫情而變弱?埃斯珀回答說:這很難判斷。
而如今,在油價波動的微妙時刻,打出石油牌進行“試探”的玩家不只一個。
4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鑒于低油價,將會補充更多的石油戰略儲備,“正如你所看到的創紀錄的低油價,它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我們正在填補我們的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我們正在尋找多達7500萬桶的儲備。”
這被媒體解讀為美國試圖為提振油價而“兜底”。
然而,由美國政府買單的7500萬桶原油究竟是來自何處,并沒有明確的說法。
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的第232條款是美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一項條款,授權美國商務部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進行調查。
2019年,美國原油的產量達到每天1787萬桶,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從世界原油產量排名上看,美國排名第一,產量份額高達18%,沙特13%、俄羅斯12%。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格局也由此前的歐佩克一家獨大,形成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9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實現了70年來首次能源凈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頁巖油和沙特產原油都屬于輕質油,導致美國的煉油廠更傾向于進口一些重質原油。
而世界重質油的主要蘊藏地,一個是委內瑞拉,另一個是伊朗,目前和美國的關系都不好。
國際能源署認為,2024年之前,全球新增石油供應的70%以上將來自美國,且有望在未來5年內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
石油分析師米爾斯:美國這有點虛偽。因為過去三到四年中,增加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而不是沙特阿拉伯或俄羅斯。當然,美國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我認為美國人的抱怨,是在鼓勵沙特去做一項他們已經準備好讓步的交易。
石油不僅僅是經濟的血液,也是引起世界不安定的根源之一。而從歷次石油危機和中東戰爭來看,不管石油消費如何疲軟,一場地區性戰爭就足以消耗掉大量石油,使油價重回高點。也正因為如此,油價的動蕩無疑會對世界局勢產生重要的影響。
勒梅爾 法國財政部長:因我必須嚴肅地說,石油價格的崩潰對全球經濟構成了威脅。這場經濟危機是我們所經歷的1929年的大蕭條以來的最糟糕的危機之一。
沙特前石油部長謝赫亞馬尼曾說過:
"
石器時代之所以結束,
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
石油時代也將結束,
也不是石油用完了。
盡管新能源革命正在全世界推進,
但要想真正撼動石油的地位,
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
從這個意義上說,“負油價”并不意味著舊有的“石油時代”的結束,而是新博弈的開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