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加州3月份在全州范圍內實施“居家令”后,很多學校與餐館都處于關閉狀態,加州、賓夕法尼亞、內布拉斯加等州的奶農都面臨牛奶需求量大幅下滑的問題,不得已紛紛開啟“倒奶模式”。
據美國國家牛奶營銷合作社“美國奶農”公司(Dairy Farmers of America)粗算,近來全美范圍內,每天大約要白白倒掉270萬至370萬加侖(約合1000萬至1400萬升)的牛奶。
另一邊,由于美國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食品救濟站(又稱“食品銀行”)的需求突然增加了40%,由于超市大規模售空,食品救濟站正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
據《福克斯新聞》4月16日報道,由于受到政策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奶農很難將過剩的牛奶免費送給食物短缺的人。
結構性過剩
事實上,倒牛奶并不是個新鮮的新聞,因為自3月下旬開始,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奶農就已不約而同地開始傾倒牛奶。
美國乳業協會執行副總裁Dennis Rodenbaugh表示,4月第一周里,美國生產的牛奶中有大約7%被倒掉了,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比例還將繼續增加。
針對倒奶問題,美國奶農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解釋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奶業兩個最大買家——學校和餐館紛紛關門,供遠大于求。此外,由于牛奶屬于易腐化產品,儲藏運輸都有時間限制,而在當前疫情下,包裝和運輸等行業工作人員都出現短缺,牛奶很有可能沒被運達就壞掉了。
“我們看到整個美國的需求量下降了大約12%到15%。”美國乳業農民協會的詹妮弗·休森(Jennifer Huson)在本周的一次乳制品行業電話會議上說,“這些需求變化導致了很多不確定性。”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此次倒奶事件并不是以往簡單意義上的“生產過剩”,而是“結構性過剩”。“我們目前看到的是,一方面,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奶牛場不得不大量傾倒成品牛奶,另一方面,這些國家超市里的袋裝牛奶因為供應不足而在限購。究其原因,就是原有的平衡在兩端的消費需求突然被壓縮到一端,導致短期內整個產業鏈供應失衡”。
《金融時報》認為,這個問題很難在短期內解決,因為疫情帶來的突然性過剩,任何高度細分的協作鏈都難以短時間內作出快速的重大調整。但市場會作為一只“看不見的手”,來不斷引導產業鏈按照合理的方式應對沖擊和作出調整。
賓夕法尼亞州州長湯姆·沃爾夫也表示,“短期內,這個問題很難得到調整,因為生產商和加工商都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面對突然的變化,大家都需要時間。”
奶農難送奶
由于目前美國失業人數不斷增加,食品救濟站面對的需求突然增加了40%。食品救濟站通常需要超市捐助,但目前超市又處于貨物短缺的情況,食品救濟站的庫存面臨嚴重短缺。
而為了更好解決奶農的牛奶過剩和食品救濟站食物短缺的問題,新聞網站CBC稱,不少美國奶農都希望能夠將這些剩余的牛奶捐贈到食品救濟站。但《福克斯新聞》認為,奶農們的這一設想很難實現,因為送牛奶是一件復雜的事。
首先,奶農提供的都是生牛奶,生牛奶沒有經過任何加工處理,至少會含有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
《福克斯新聞》稱,在美國大多數州,直接出售原料奶是不合法的行為,所有牛奶必須加工后才能出售。
因此,如果想要送能夠食用的牛奶,那么至少還需要經歷消毒、儲存、包裝等環節,這些環節均需要成本。而這些成本的承擔者并非奶農,是奶制品的加工商。
據《金融時報》報道,目前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絕大多數食品加工企業都已經停工,而且是全國范圍的停工。
此外,如果想要這些已經加工好的牛奶能夠免費送到每個人的手上,那么這還需要運輸工人選擇免費運輸,售貨員也不要工資,難度巨大。
但事情或出現轉機,威斯康星州相關部門正敦促美國農業部購買剩余牛奶,重新分配,讓過剩的牛奶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