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消費者對于糧食及其他同類農產品價格的關注度日益提高。
據記者了解,我國的三大主糧為大米、小麥、玉米。萬聯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陳雯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對這三類農產品的進口依賴程度很低,所以受多國糧食出口限制的影響十分有限。
華輝創富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國禁止糧食出口,對國內主糧的供應安全影響不大,但對國內主糧價格還是存在部分影響。
“從國內主糧產量大、主糧進口量占比小和當前充裕的主糧庫存來看,國內糧食短中期不會出現供應安全問題。但是全球化決定了國內糧價不僅決定于國內,還會受到全球糧食供需關系的影響,國際糧價的變動必然會帶動國內糧價變動。所以目前來看,部分欠發達國家的糧食供應可能會受到疫情沖擊,并導致國際糧價波動,國內還需要做好相應的儲備工作。”袁華明說。
除三大主糧以外,其他同類農產品方面的消息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及企業的關注。
卓創資訊大豆行業分析師王文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對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很高。此前,我國的大豆進口源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和美國,自中美貿易戰后,我國的大豆進口以巴西和阿根廷為主,同時,由于美國處于北半球,大豆近段時間才開始播種,所以目前的主要貨源來自南美地區。
“阿根廷和巴西的經濟來源都以出口大宗商品原料為主,雖然現在南美地區疫情很嚴重,但是南美國家的經濟壓力也比較大,所以為了保障經濟,大宗商品的出口不會中斷。今年3月份,國內確實炒作過大豆被禁止出口的消息。當時阿根廷全國封鎖,巴西的產區也是宣布封鎖,但是不久后已經解除,雖然阿根廷依然保持封鎖狀態,車輛和船舶進出的數量有所減少,但是依然在保障谷物運輸,所以目前來看,大豆供應是不用擔心的。”王文深說。
在談及此次“國際糧食風波”是否會對我國大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產生影響時,王文深表示,雖然多國禁止糧食出口對于大豆上下游產業鏈影響很小,但是今年行業內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
“比如很多中國企業擔憂未來的供貨出現問題,通過提前預購等方式把遠期的貨物進行了鎖定,甚至有些企業在今年3月份已經開始訂購2021年的貨了,這個情況在以前沒有出現過。”王文深進一步表示,由于未來大豆整體的供應量并沒有出現問題,所以中國企業的采購舉動,并不會抬高未來的大豆價格,只是幫助企業鎖定成本和貨源。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國際糧食風波”對我國農業及農產品產業鏈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此,袁華明認為,從整體來看,多國禁止部分糧食出口,會進一步提高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對糧食安全及其背后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預期會有更多的產業、金融和資本市場的支持政策出臺。
王文深表示,此次事件將會使企業的風險管理更加成熟,通過運用期貨等金融工具,或在行業內推行遠期合約的銷售,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從而帶動產業鏈向成熟化發展,每次的這類危機都會讓一個行業或整個產業鏈更加成熟。(李 正)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