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中,“中間業務”一項普遍出現“發展迅速”“快速增長”“增長強勁”之類的表述。由于利差承壓,加大中間業務收入已成為各家銀行提升收入的強有力武器。
“隨著我國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金融脫媒’和存貸利差收窄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面臨利息收入下降的嚴峻挑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非利息收入是銀行的必然選擇,具有戰略意義。”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銀行應逐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將發展重點從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等傳統中間業務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
3家國有銀行
中間業務收入兩位數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六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幅超過兩位數的只有郵儲銀行一家。到了2019年年末,又有2家銀行跨過兩位數關口。
已公布2019年年報的6家上市銀行中,建行、農行、郵儲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幅分別為11.58%、11.2%、18.73%。其中,建行上升7.13個百分點,增幅最大。郵儲銀行上升5.05個百分點,農行上升4個百分點。
其他國有大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幅雖然在兩位數以下,但漲幅也比較可觀。年報顯示,2019年工商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實現凈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7.1%,增幅較2018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交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36.25億元,同比增長5.79%,增幅較2018年同期提升4.1個百分點。
中行的2018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是同比減少的,但到2019年增速轉正。年報數據顯示,中行2018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72.08億元,同比減少14.83億元,下降1.67%。2019年,中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896.12億元,同比增長2.76%。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上述國有大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幅出現大幅上升,主要源于電子銀行業務收入的貢獻。建行年報顯示,2019年該行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56.66億元,增幅38.10%,主要得益于網絡支付交易額較快提升。農行年報則顯示,電子銀行業務收入較2018年增長28.4%,主要源于電子商務業務收入的增加。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是中小銀行,都比較看重中間業務的增長,因為有助于節約銀行資本,優化收入結構。所以,中間業務占比提高是銀行業務以及收入結構優化的重要標志。無論從對公領域(例如投資銀行、金融市場交易以及托管),還是在零售業務方面(例如財富管理、信用卡等),未來都有很大發展空間和潛力。
多家中小銀行
中間業務收入增速超30%
盡管國有大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速很快,但仍比很多股份行略遜一籌。
數據顯示,中信銀行2019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63.84億元,比2018年增加93.76億元,增速25.34%,成為目前已披露上市銀行的“增長王”。
此外,還有多家已公布年報的城商行也表現不俗,無錫銀行、青島銀行、江陰銀行的中間業務增幅均超過30%。其中,理財業務和銀行卡業務基本占據中間業務貢獻榜的前兩位。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小銀行不斷強化財富管理,推動理財業務轉型,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不斷擴大,銀行理財業務迎來了收獲期,理財產品手續費收入開始快速增長。其中表現最亮眼的是青島銀行,年報顯示,該行2019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2.17億元,比2018年增加3.51億元,增幅40.56%,主要得益于理財、代理、銀行卡等業務發展較快。其中,該行理財手續費同比增長42.81%,托管及銀行卡手續費同比增長277.51%。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有的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速快,是因為基數較低的緣故。上市銀行中間業務轉型快慢,關鍵要考量中間業務對其營業收入的貢獻率。”無論從中間業務收入增速還是占營業收入比重來看,股份制銀行一直保持領先地位。《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7%、26.6%、24.7%,在已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中位列占比前三甲。
各家銀行越來越重視中間業務收入。但董希淼認為,不應過分重視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而應關注中間業務收入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應將占比提升作為衡量收入結構和業務轉型的核心指標。對監管層而言,應有序推進綜合經營,鼓勵銀行良性創新,通過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并獲得多元化收入。(彭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