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大贏家》在多個網絡平臺首映,成為疫情發生后第3部轉為網絡首映的大銀幕電影。此前,電影《囧媽》放棄院線首映,于大年初一在網絡視頻平臺“請全國人民看《囧媽》”,首開“網絡春節檔”先河,隨后,電影《肥龍過江》也以付費模式在視頻平臺上線。無疑,這是一個疫情所迫與新媒體的商業利益需求共同促成的結果。
近日,中國國家電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暫停營業,具體復業時間等候通知。此前,受疫情影響,春節檔、情人節檔紛紛空缺。線下跌至冰點,線上消費火熱,電影網絡首映成為兩全之策:既能及時占據線上內容消費高地,最大限度地止損;在視頻平臺遭遇內容荒之時,大制作電影成為補足內容缺口的品質之選,不僅滿足用戶觀影需求,也為視頻平臺“強力吸粉”。因此,作為防疫期間的應急之舉,電影網絡首映兼顧用戶、電影出品方與視頻平臺三方的利益,暫時形成內容供給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然而,院線電影初次試水網絡首映,新模式也亟待磨合。《囧媽》大年初一上線網絡平臺后,引發各界爭議。電影轉為網絡首映,與視頻平臺分成,導致院線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對此,多家院線聯名請示國家電影局,要求進一步規范行業制度。電影網絡首映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片方收益,但如何平衡院線、出品方、平臺、觀眾等多方利益,適應新模式下的商業邏輯,亟待制度的規范與完善。
當前,長視頻平臺進入“億級”會員時代,短視頻平臺也強勢崛起。在中國,電視劇的網絡首播已不是新鮮事,近年廣受觀眾喜愛的影視劇《延禧攻略》《天坑鷹獵》等,均采取“先網后臺”模式播出,播放終端的界限日益模糊。放眼全球,奈飛公司也在探索院線和平臺同步上映的可能性。對于部分院線資源有限的小成本影片來說,縮短上映窗口期,提前上線視頻平臺,采用付費的超前點映模式,也許有助于其獲得更大的受益空間。
當然,電影目前仍然需要影院來營造現場感、儀式感以及不可替代的觀影體驗。筆者認為,電影網絡首映不會是常態。未來新的傳播技術也必然會對影院產生越來越大的沖擊,因此影院服務和體驗必須升級。從長遠來看,互聯網能為電影產業帶來增量,視頻平臺和院線應是內容互通、互為補充、融合共生的關系。而不論影片以何種方式出現,對于觀眾而言,品質永遠是第一要素。(趙壹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