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原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2.5%和2.6%左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3%左右,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發展報告原文: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首都發展、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解讀:“2018年北京GDP預計比上年增長6.6%左右。”昨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北京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首都發展成績單”。今年,北京GDP增速預期目標安排在6%-6.5%之間,繼續在由“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道路上邁進,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仍是首都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2018年經濟增速6.6%左右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實施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第一年。在積極應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總體發展形勢下,本市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預計全年GDP超過3萬億元,增長6.6%左右,高于年初預期目標。
“這個增速,好于預期,也高于年初設定的目標。在整體經濟形勢的壓力下,能保持增速平穩,非常不容易。”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分析說。
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提交大會審議的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83.8億元,增長6.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左右、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3.5%左右和3%以上;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
“減量發展成效顯現,高質量發展開局良好。”這是對于去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高度概括。2018年,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全面實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達到1億元,金融、科技、信息等優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合計達60%左右。
今年GDP預期增長6%-6.5%
昨天,陳吉寧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今年北京各項發展任務作出安排。按照目標,今年GDP預期增長6%-6.5%。
“外部環境更加復雜,發展的不確定性也更加凸顯,人口、資源、環境等長期性、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企業經營仍面臨不小困境……”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析,在首都發展戰略機遇期,今年將經濟增速目標安排在6%-6.5%之間,體現出北京經濟將在可控區間內運行的“韌性”。
據該負責人解析,這一增速安排,一方面在于和去年經濟增長有機銜接,繼續保持北京經濟在可控區間內運行;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為北京的環境治理、功能疏解、結構調整,預留更大的空間。
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仍是關鍵詞
縱觀長達34頁的政府工作報告,“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仍將是2019年北京發展的核心關鍵詞。圍繞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繼續統籌推進疏解整治提升專項行動;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樣板……這些,都是今年主要任務。
減量發展方面,今年北京將制定城鄉建設用地減量實施方案,全年減量30平方公里以上。此外,還將縱深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包括再退出300家以上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66家;按照“場清地凈”標準拆違騰退土地4000公頃;調整優化公共服務資源空間布局,推動中心城區功能有序疏解,基本完成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擴建,開工建設北京口腔醫院遷建等項目,持續推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新校區建設,加快推動北京中醫藥大學等9所中央高校入駐沙河、良鄉大學城等。
此外,今年本市還將出臺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這一方案將充分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推進本市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首都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
在推動消費升級方面,今年將制定便民店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激發年輕群體的時尚消費,推進傳統商圈改造升級,打造國際化、富有活力的夜間經濟;鼓勵全球新品在北京首發、開設首店,支持實體書店、書屋發展,引入若干頂尖演藝項目等一系列舉措。
除了消費升級,加快實體經濟的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都將是實現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具體措施包括制定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避免制造業比重過快下降;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落實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建設“無人機小鎮”,加大千億級航母企業培育;推進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石景山銀行業保險產業園的建設等。
在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繼續改善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更好地服務,也必然是今年重要的經濟主題。據悉,今年北京還將制定實施“9+N”政策2.0版,在納稅等領域再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為支持民營經濟,今年將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意見,并出臺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具體政策舉措,除了用好紓困“資金池”之外,還將設立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市級融資擔保基金。文/本報記者 林艷
今年北京財政收入增速安排4% 下調2.5個百分點
本報訊(記者 林艷)“2019年政府的錢怎么花?”昨天上午北京“兩會”提請審查的2019年預算報告提出,今年北京財政收入目標增速4%,預計突破6000億元大關。本市將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政府收緊過日子,財政支出主要用于全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活動、全市重點工作、服務和改善民生等項目。
根據預算報告,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6015.0億元,增長4.0%。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多項經濟指標的安排中,有一項核心指標作出了較大的調整,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長4%”。縱觀北京多年來的經濟數據,財政收入增速始終未低于GDP增速,去年也基本處于持平狀態,今年這一增速降至4%,下調了整整2.5個百分點。緣何作出如此大的調整?用相關負責人的話來說,這體現出了“政府過緊日子”的勇氣和決心。
今年將落實中央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支持民營發展,為企業的經營成本預留更大的空間。相關負責人表示,“放水養魚、為企業讓利”的財政調整,也是中央思想的體現,“在今年北京還有很多項目要辦、民生剛性需求也需進一步保障的前提下,還是要把財政收入下調,這也體現了對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的足夠重視。”
“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是北京發展的基本‘底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功能疏解、區域整治為轉型升級積累了更大的空間,以及金融、信息、科技等服務業的壯大、營商環境改革的突破性進展等,都將為北京的經濟提振信心。
“三公”經費支出方面,今年也將延續下降趨勢。預算報告指出,2019年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安排7.9億元,較2018年預算下降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安排1.5億元;公務接待費0.3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6.1億元(其中,購置費1.4億元、運行維護費4.7億元)。
數讀
生態
2018年GDP超過3萬億元,增長6.6%左右
2018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
2018年密云水庫蓄水總量超過25億立方米
2018年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回升近2米
2018年新增城市綠地600公頃
疏整促
2018年拆違騰退土地6828公頃
2018年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204個
2018年疏解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656家
2018年騰退土地實現還綠1683公頃
2019年拆違騰退土地4000公頃
2019年完成1600公頃拆后土地還綠
改革
2018年推出117項改革舉措
2018年精簡市級黨政機構17個
2018年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5天
2019年狠抓“9+N”政策2.0版落地
2019年70%的事項“一窗”分類受理
2019年培育100家連鎖品牌企業
民生
2018年首批6019人實現積分落戶
2019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3萬個
2019年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
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5萬戶
2019年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699.3公里
2019年建設提升基本便民網點1000個
亮點
鼓勵商超延時打造“夜間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鼓勵重點街區及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
解讀:研究出臺全市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已經成為北京市商務局2019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為了“點亮”京城夜經濟,北京市商務局將支持建設24小時便利店,鼓勵有條件的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深入推進“深夜食堂”。
夜間經濟(night-time economy),最早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學界的共識是,夜間經濟是現代城市業態之一,指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所包含的經濟文化活動,其業態囊括了晚間購物、餐飲、旅游、娛樂、學習、影視、休閑等。
2018年5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飲發展項目申報指南》,支持建設“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和特色商圈,為市民夜間餐飲消費提供便利。在支持標準上,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最高支持不超過5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商圈最高支持不超過3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廳最高支持不超過10萬元。
“夜間服務不僅是延長了經營時間,更是把消費者黏住了”,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透露,2019年市商務局將會進一步通過政府的努力激發市場活力,提高消費便利化水平,也會研究出臺多項全市繁榮夜間經濟的促消費政策。
文/本報記者 李佳 圖片制作/沙楠
本市成立“金融街服務局”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設立金融街服務局,推進西城和海淀共建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
解讀:去年5月29日,經市政府批準設立,由市政府派出、委托西城區政府代為管理的金融街服務局正式成立。與此同時,綜合考慮區位等優勢,西城區和海淀區在北展地區打造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街服務局主要承擔金融街區域的綜合服務職能,整合各方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以鞏固金融街“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區地位。今年,金融街還將與白塔寺、西單、什剎海等周邊區域聯動發展,不斷完善金融街商務、生活、文化等服務配套。
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將著力推進專業服務創新,支持專業服務機構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創新服務方式,豐富專業服務內容。中移動金融科技等15家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已落戶示范區。其中,西城區北展地區(原“動批”騰退樓宇)約30萬平方米的空間被納入示范區的核心區,重點布局監管科技、金融科技、風險管理、金融安全和支撐金融科技的創新型專業服務。(李天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