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2019年世界經濟狀況如何?2020年,它又將向何處去?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與2019年大體持平,而中國經濟的主基調是穩中有進,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12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主辦的“百年大變局下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張宇燕在研討會上致辭。新華網 陳穎攝
新華網:您對2019年世界經濟的“成績單”怎么看?影響2019年世界經濟的關鍵性因素是什么?
張宇燕: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總體上看,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即3%。關于世界經濟增長一直有個說法,低于3%就意味著全球衰退。雖然這個說法尚存爭議,但全球經濟行進在中低速軌道應是不爭的事實,其直接因素是發達國家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果遞減,傳統政策幾近失靈;短期因素有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強力推行,進而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長期因素包括勞動生產率增長乏力,主要經濟體人口老齡化,技術進步對市場造成的復雜影響,以及相關體制機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掣肘。
新華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10月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至3%,創金融危機后的最低點,并預測2020年發達經濟體增速為1.67%,創2013年歐債危機以來的新低。您怎樣看待這樣的預估?
張宇燕:關于2020年的全球增長,IMF預計為3.4%,發達經濟體為1.7%左右。我非常希望IMF的預測成為現實,但還是覺得他們有些樂觀了。從過去10年的預測看,IMF對下一年增速的預估總是偏高些,平均每年高估0.43個百分點。我倒不是說IMF預測不準,而是想說預測準確非常難,如果預測者想通過預測影響投資者預期,那就更難精準。前面提到的各種遲滯增長因素大多在今后幾年內不會消失,會繼續拖累世界經濟在中低速軌道前行。基于這個判斷,我認為2020年全球增速和今年大體持平,即3%,觸底反彈至3.2%或出現衰退即2.8%以下的概率,各為20%。
新華網:您對2020年的全球經濟形勢怎么看?影響明年全球經濟走向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張宇燕:2020年,我們預估的全球保持3%增速的主要理由,短期看是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效應進入收斂區間,并且隨著中美兩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而快速減弱。中長期看,各國的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多少還是會對消費與投資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這些因素必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總需求不足的癥狀。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負利率政策的中長期后果:發達經濟體特別是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政策,已使收益為負的債券規模達到17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加速積累。倘若“負利率世界”成為常態,或將致使傳統宏觀政策失效和市場機制失靈,也將徹底顛覆經濟學體系,其影響勢必深刻而廣泛。
新華網: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平穩增長的趨勢,前三季度GDP增速6.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依然名列前茅。在您看來,世界經濟較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對世界經濟會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張宇燕:中國社科院本月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指出,我國經濟今年增長率預計為6.1%,2020年預計增長6%。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使其他所有經濟體都是零增長,中國一國就可帶動全球增長1%,足見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之大。2020年,中國經濟的主基調是穩中求進,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這不僅對打贏中國國內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意義重大,也將凸顯我國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新華網:特朗普上任后,美國持續不斷“退群”,陸續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巴黎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在您看來,新的全球變局中,美國的角色和新的全球經濟治理結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張宇燕:特朗普上任后,確實表現出積極“退群”的態勢并逐一付諸實際行動。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我們看到,在“退群”的同時,特朗普政府從未停止過與主要伙伴或對手的談判,而談判的核心是確立新的博弈規則,或者說是“升級”已有的“群”。最近,因美國拒不同意提名新法官,WTO仲裁機構陷于癱瘓。這被認為是美國“退群”的又一例證。其實,這只是特朗普政府以此為要挾來實現其改造WTO目標的手段而已。這背后的深層動機,在于用一套“升級”了的國際規則把其他國家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把美元霸權和隨之而來的利益加以鎖定,以防范現行由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受到沖擊。(薛筆犁 陳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