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持續迅速發展。自2019年上半年超越美國躍升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后,今年初東盟再次“進階”,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總值5941.1億元,同比增長2%,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4%。未來,中國與東盟還將在繼續做大總量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合作,并確定了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前景值得期待。
確定合作方向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國與東盟地理相鄰,文化相通,開展經貿合作具有很多先天優勢。隨著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全面推進,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持續迅速發展,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下一步需提升合作層次水平,豐富合作領域,提高合作質量,推動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質升級,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領域正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新亮點,2020年更是被確定為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將于9月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聚焦創新合作,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創新合作”為重點,更加注重展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不久前舉行的第26屆東盟經濟部長非正式會議通過了12項關于本年度東盟經濟合作優先事項的倡議,聚焦電子商務、貨物貿易、能源、信息技術、農業、可持續發展、金融、統計和創新等領域。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對國際商報記者說,數字經濟是一個全球性議題。當前各國都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將其視作未來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東盟國家也希望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因此,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數字經濟和創新領域擁有非常大的合作潛力。
釋放合作潛能
袁波表示,東盟國家歡迎中國企業投資并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有著較好的合作基礎、合作理念以及合作環境,應著重開展三個方面的合作。
具體而言,首先是電子商務。雙方在跨境電商以及相關平臺建設、大數據、5G等新的技術,以及信息溝通等方面具有合作空間。其次是制造業應用數字化、智能化。中國正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可圍繞東盟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需求和關注與其開展合作;再次是新基建,東盟國家在新基建上需要加大投入,雙方合作機會多,能夠為電商、信息技術等創新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撐。
李俊表示,在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以及云服務市場等數字經濟領域,中方擁有很強的產業優勢和眾多龍頭企業,雙方開展合作有利于提升東盟國家的技術水平,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產業發展。
李俊還說:“創新合作不僅是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也包括創新合作方式、合作模式。”比如,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涵蓋金融服務、航空產業、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等領域,啟動4年多來中新雙方簽約超過200個合作項目,其中渝新數字經濟合作也得以拓展。這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進一步開展數字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范本。
此外,李俊還建議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平臺作用,適應或者引領中國—東盟未來合作升級的方向,在企業形象展示、展品展示的設計上更多涉及高科技、人工智能、云計算、電子商務等領域,更多展示醫療康養領域的產品;在論壇議題討論內容設計上,圍繞數字經濟、電子商務、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等創新領域探討更多合作。(李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