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家企業在即時零售業務方面都有了新動作,行業十分活躍。
【資料圖】
9月7日,京東到家發布了新系統“宏圖”。 京東到家總經理李昌明介紹,“宏圖”通過B2C+O2O全域數據分析,實現人、貨、場基于LBS網格化的供需精準高效匹配,進行精細化運營。此外,“百億補貼”、“秒殺”等活動預計在第四季度上線。
頭部平臺加碼
快速發展之下,即時零售的“蛋糕”越來越大。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O2O 整體市場規模在2021年超過 3.3 萬億元,其中到家業務近 5 年增速為 64%,是O2O市場增長的內在動力。而即時零售作為 O2O到家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增長顯著,近5年市場規模增速達到 81%,預計其未來對 O2O 到家業務的貢獻率將持續提升,并有望拉動O2O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長。
京東到家計劃在未來持續擴大業務范圍。除了推出“宏圖”,京東到家計劃在明年擴展品類,包括時尚、家電以及包括電子鎖等增長較快的新興品類。小時達方面,京東到家將進一步加強小時達在京東主站的發展。此外,百億補貼、秒殺等活動也預計在第四季度上線,“低價”競爭延續到了即時零售領域。
此前,美團閃購在5月推出了“神價日”,平臺則聯動商家共同做爆品補貼,以拉動銷量。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時零售是線上賦能線下實體商業,是線上和線下模式之間競爭的和解,也讓線下實體找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出口。
從數據看,即時零售帶來的增長在財報中有所體現。達達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到家平臺二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25%,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達708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小時達(城市)頻道的日活用戶同比增長超過100%,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3倍。
在下沉市場方面,京東數據顯示京東到家用戶中40%來自下沉市場,李昌明表示這一數據增長速度快于預期。
美團同樣大力發展即時零售,其業務增長也很快。美團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31.6%至54億單。
除了上述兩家平臺,餓了么也在積極發力即時零售。6月,餓了么在“2023夏季商家大會”上表示將面向醫藥、鮮活、商超、酒飲、大百貨五大重點細分行業,定制推出商家重點支持政策。
不過,即時零售也面臨一定的挑戰。盤和林表示,即時零售行業的挑戰一是在于物流配送成本,未來人力成本上升;二是或與線上形成競爭,需要協調;三是平臺區域規模優勢可能限制區域競爭激烈程度。
物流大戰
作為即時零售中的重要一環,即時物流行業在今年尤其“卷”。
8月28日,美團外賣宣布與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達成合作,接入第三方物流體系。
3月,貨拉拉宣布跑腿業務上線,上海和深圳成為首站落地城市。對于推出跑腿業務的緣由,貨拉拉曾回應表示發現用戶有小件物品即時配送的需求,尤其在疫情時期,很多用戶養成線上叫運力配送小件物品的消費習慣,后疫情時期,這個市場需求也有增無減。
6月,滴滴出行推出了滴滴快送業務,目前已接入達達快送、閃送、UU跑腿三家公司,提供“經濟幫送”、“專人直送”的小規格物品的即時配送服務。
《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跑腿經濟市場規模達131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664億元,2018-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75.4%。在政策端, 2022年發布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指出,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網絡服務能力提升到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地位。
從整體運營情況看,過去虧損連連的即時物流企業隨著行業發展,經營狀況也在好轉。
順豐同城2023年上半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順豐同城營收57.49億元,同比增長28.8%,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對此,順豐同城表示收入實現穩健且高質量增長主要是由于本地生活和即時零售趨勢下參與者和即配場景日益豐富,“所見即所得”消費習慣正在加速養成。
達達二季度財報顯示,達達集團總營收為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同時,達達經調整凈利潤同比改善超過17個百分點至盈利,實現了上市后的首次整體盈利。
對于即時物流領域的競爭,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認為,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純粹的競爭帶來的價值可能低于競合。在日益豐富的需求下,更需要多元化的運力來滿足不同的需求,提升服務效率。這對于供應端、運力端還是需求端都是利好,但在合作初期非標準化的服務或許帶來體驗上的差異,但這樣的合作有助于行業標準的加速推進。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