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配”政策利好在8月28日開盤拉動A股,上證綜指一度反彈至3200之上,券商上演漲停潮,但隨后漲勢收窄,北向資金呈現凈流出狀態。
截至28日收盤,上證綜指漲1.13%。在機構看來,歷來印花稅的下調都無法轉變市場長期走勢,經濟基本面仍是關鍵,但監管層穩定市場的決心并不可忽視;債市可謂“虛驚一場”,當日,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12收益率僅小幅上行1.75BP報2.585%,表現大幅強于預期。
“從業者都想到2008年印花稅下調時債市暴跌,所以昨天多數債券人士惴惴不安,但今天債市顯得很淡定,2.6%上方買入的話安全邊際仍較高。”某銀行系資管機構債市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
(資料圖)
回調后債市多頭伺機而動
受地產“認房不認貸”政策擾動,債市顯著回調,上周債券市場利率多數收漲,其中1年期國債利率上漲1.06BP,5年期國債利率上漲2.17BP,10年期國債利率上漲0.41BP。
8月27日,財政部表示,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債市從業者開始擔心債市大幅回調。不過,28日,債市表現頗為淡定,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于2.585%附近。交易員對記者表示,開盤觸及2.62%后有不少買盤進場。
南銀理財研究部負責人王強松告訴記者,證監會連續放出IPO放緩、印花稅減半等多個大招,預計債券市場面臨一定調整壓力,但如果10年長債下周能夠調整至2.60%附近,則可以逢高買入。具體策略方面,他認為,票息策略和杠桿策略仍可為。因為近期收益率曲線變平,短端品種存單仍有相對性價比,資金偏緊的狀態并非常態,且央行有降準的可能。中長期而言,地方政府的付息壓力不小,中長久期地方債可能會下行以降低其債務負擔,因此機構認為可以考慮其機會。
“歷史數據來看,下調印花稅對市場提振信心高峰在5個交易日左右,10個交易日后將回歸基本面,因此未來基本面才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他稱。
過去兩周,由于經濟數據較弱,交易員持續加碼做多債市,推動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在央行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帶動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突破2.6%的阻力位,最低一度下到2.55%附近。中金公司當時表示,即便境外機構繼續減持債市,預計配置型機構消化債券供給的難度也不大。在政策寬松預期下,三季度債券收益率可能出現加速創新低的局面,從而激發機構加久期的需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內可能逼近2.4%,目前仍有一定的空間。
盡管如此,由于收益率處于歷史低位,仍有債券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了謹慎的觀點。“如果出現超預期的政策,債市比較容易出現踩踏,10年期國債在2.6%以上可能安全邊際更高一些。”
未來,經濟基本面仍是主導債市的重要因素。整體來看,8月地產偏弱的局面沒有改觀,但其他需求指標未惡化。8月,30城商品房銷售降幅在-27%附近,但8月居民出行、觀影、汽車等消費數據尚可,出口航運價格略反彈,瀝青裝置開工率反彈背后基建有所提速。此外,7月工業企業經營數據繼續磨底,利潤降幅收窄,企業繼續去庫存。
對于接下來的政策預期,王強松表示,此前,5年期LPR報價并未跟隨MLF利率調降,核心考量在維護銀行息差和抵御壞賬,機構預計存款利率仍會下調以維持銀行息差。財政部安排了約1.5萬億元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在地方債務限額內進行債務置換,有利于緩和地方債務的流動性風險。央行或設立SPV以提供流動性支持,市場有將此解讀為央行擴表和數量寬松,相關動向值得關注。
北向資金持續流出A股
8月28日,A股整體大幅反彈,滬指高開回落漲1.13%,兩市炸板率超70%,但北向資金凈流出82.47億元。受政策帶動,熱門中概股美股盤前普漲,蔚來漲近2%,百度、京東漲超1%,阿里巴巴、拼多多漲近1%。
受利好消息刺激,早盤,上證綜指一度漲超5%,深成指漲近6%,創業板指漲近7%,隨后震蕩回落,午后三大股指漲幅收窄至1%左右,上證綜指最終收于3098.64。地產股集體大漲,華遠地產、南山控股、金科股份、珠江股份等漲停;券商股高開低走,錦龍股份、華鑫股份漲停,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等近30股炸板,兩市炸板率超70%。
2008年4月,中國宣布下調印花稅,滬深300指數近乎漲停。數據顯示,2022年,印花稅征收總額為2759億元,占總稅收的1.66%;印花稅從10BP下調至5BP后,總交易成本可節省約1380億元,機構認為這對A股市場投資者而言意義重大。
“板塊方面,金融券商無疑是印花稅下調的最大受益者,此舉可幫助促進個人投資者的交易頻率。”景順投資高級基金經理劉徽對記者表示,印花稅下調的意義遠不止為投資者節省一些交易成本,這更向市場釋放出一個信號,即政策制定者非常關注中國股市,以提振投資情緒。如果未來需要,政府也可能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
除了下調印花稅,中國還宣布了其他支持性舉措,例如收緊IPO節奏、放寬保證金融資要求,以及對大股東減持行為進行更嚴格的監管。這些舉措有助于提升市場流動性,減少股票供應,從而利好中國A股市場的整體供需狀況。劉徽認為,未來如有必要,中國政府或將推出更多支持性舉措,例如延長交易時間、擴大公募基金投資范疇、銀行理財產品購入股票等。
思睿研究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對記者表示,杠桿交易在總成交量的占比繼續從近期高點回落。從歷史上看,該指標一直是一個有效的市場情緒指標,并且往往領先市場最長達3個月。 因此,盡管之前印花稅下調的傳言未能提振市場,其消息落實后情緒提振也可能是短暫的,但其政策信號不應被忽視。
目前而言,北向資金仍未出現回流跡象。8月成為年內外資凈流出最大的一個月,月初至今累計凈流出近800億元,上周單周凈流出224.2億元。國際投行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在7月底后增加了2周的中國敞口,但市場漲幅在8月初的頭兩周內全部回吐,對沖基金再次成為凈賣方,表明快錢暫時獲利了結,而主動型長線外資的A股配置也持續處于低位。第一財經近期報道,經濟基本面仍是關鍵,未來的地產銷售能否好轉、政策組合拳能否繼續落地則是關鍵。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