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泰康保險集團在深圳打造的首個大規模、全功能、國際標準的高品質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鵬園在大鵬新區正式落成。
據記者了解,目前該社區已累計預訂居民超500戶、700余人,其中既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跨境的居民,也有不少深圳早期的建設者。“我們這批人是改革開放第一批建設者,是敢于求新的一批人,退休后,我們也要追求新生活。”作為深圳特區的建設者和泰康之家·鵬園預訂居民,1987年就來到深圳的吳俊忠這樣說道。
(資料圖)
“我們這些老人到65歲以后就經常思考該如何養老,我們有很多選擇,居家、社區和傳統的養老院。”吳俊忠表示,人到晚年也想追求高品質的養老生活,也有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必要,需要新型的養老社區來滿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
記者實地探訪養老社區后發現,除了在建筑細節上采用適老化的設計理念,最大亮點是延續了“一個社區、一家醫院”創新醫養融合模式,配建了一家擁有約100張醫療床位的二級康復醫院。
“有了健康,高齡不是問題,但是沒有健康,低齡也是問題。”全國老齡辦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表示,健康老齡化是低成本應對老齡化的戰略選擇。
當前,我國人口形勢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人口增長放緩,老齡化加劇。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占全國總人口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約2.1億,占全國總人口14.9%。據民政部預算,在“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以及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全新的享老生活方式也同樣受到粵港澳大灣區長者青睞,越來越多港澳老年人選擇來到廣州、深圳、珠海等大灣區內地城市享受退休生活,“跨境養老”正成為新趨勢。
今年6月,粵港兩地已共同簽署《關于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合作的備忘錄》,推進兩地養老服務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讓廣大灣區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截至2022年底,約53萬名香港居民通常逗留在廣東省,其中約9萬人為65歲及以上人士。
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在深圳、廣州、珠海等地開設或運營養老服務機構,不僅可以服務于大灣區本地內地退休的長者,同時也能輻射港澳地區。例如,在泰康之家·鵬園的預訂居民當中,擁有香港戶籍的長者約有50位。
“他們當中一半左右過去是在內地,后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移民到香港,現在落葉歸根,希望回到內地來進行養老;其次是真正土生土長的香港居民,這方面他們看重的是內地的養老好的硬件條件和軟性服務。”泰康保險集團管委會成員兼泰康之家CEO邱建偉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跨境養老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對于長者最關心的跨境就醫問題。“跨境醫療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已經有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在前海自貿區管理條例里已經有細胞治療技術、基因治療技術的先行先試。”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籌備組執行組長李賢新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跨境醫療相關服務的提升還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例如醫院平臺能夠支持香港醫生到內地醫院平臺執業,其次,可以支持香港居民到內地醫院進行疾病診療、檢驗檢查、健康管理,然后通過與香港的支付的連接,來推動這些實體服務的落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