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銀保監、人民銀行聯合發文
提出著力解決城市里異鄉人的金融需求
讓奮力謀生的他們有了新名字——
“新市民”
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各類金融機構
積極圍繞3億新市民客群的需求特征
給出了系列針對性產品和服務
日曬雨淋、高處作業、繁重勞動……
他們是辛勤的建筑農民工
他們城市的筑夢人
作為新市民人群代表人物
讓我們來走近他們的故事
一把泥瓦刀闖天下
何川,從18歲起就開始在工地上干活兒。
工友們都叫他“川哥”,因為他的家鄉在四川,且名字里又有個川字。特別當川哥一張嘴,地道的川音會伴隨著爽朗的笑聲流淌出來。
身為嫻熟的建筑工人,川哥不光工作出色,還會用短視頻記錄農民工日常,他在全網擁有超100萬粉絲,也曾被央視、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報道。
隨著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川哥也被全網親切地叫做“我們的農民工老大哥”。
而屬于他的故事,則要從一把泥瓦刀說起。
“我18歲那年,跑到工地上當學徒,家里一個舅舅是我的師傅,那天他從工具包里遞給我一把老舊的泥瓦刀,跟我說這以后就是你吃飯的家伙了……”
回憶著當年入行的何川,點滴回憶至今猶新。
他還清楚地記得那把泥瓦刀的刀柄已經變得灰暗,還帶有一股淡淡的泥土味道,那是長期用沾滿泥漿的手握住刀柄慢慢浸染出來的。
2003年,何川跟隨家人到福建打工,這把泥瓦刀跟隨著他,從家鄉的小房子,修到了城市里的高樓大廈。
30年異鄉打拼中,他結識了妻子湯文淑。
“工友們都管她叫川嫂,我們兩口子在一個工地上打工,我當師傅(泥瓦匠)她當小工。”
提起妻子,何川一臉幸福。“川嫂負責提砂漿,鏟灰、鏟砂漿時可少不了她幫忙。”
為了供兩個孩子讀書,夫妻倆共同打拼,他們默契的配合也成了建筑工地上一道溫馨風景。
短視頻記錄工地情
“我每天在工地上干十一個小時,早上六點上班,傍晚六點下班,中間休息一個小時。每天這樣循環,我就想著用手機拍一些有趣的東西,讓更多人了解我們農民工的生活。”
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后,2018年3月,何川化身“農民工川哥”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視頻。
那是他接小兒子放學時買糍粑的簡單記錄,他把素材發給大兒子,讓他幫忙剪輯一下。
“其實當時我不想要,因為他拍的水平特別差,不過他都拍了,就想著幫他剪一剪,發布到網上試試看。”大兒子何松林笑著回憶道。
何川一開始拍攝視頻不熟練,就自己慢慢摸索。
工友也笑話他“拍得不好,普通話也不好,看著傻乎乎的”。甚至川嫂也不太理解,“工作一天,休息時間還拍視頻,也不怕累。”
但何川卻樂在其中。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基本保持著一天更新一條視頻的頻率,累計發布1100多條短視頻。
“太陽出來喜洋洋,一大早來工地忙。大家看我們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六點鐘就來工地干活上班了!”
雖然背景是雜亂的建筑工地,可何川卻是不見一絲疲憊與愁緒,反而充滿了樂觀與積極向上。
從日夜趕工的建造成果,到工地上自制的家鄉美食……他用鏡頭記錄下建筑工地上的“日常閃光點”,捕捉到了無數真實感人的瞬間,也讓百萬人為他的創作點贊。
隨著關注他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央視新聞頻道都對他進行了報道,并評價他的作品“傳達出對真實生活的熱愛,展現最美勞動力”。
拿到工資就是最大的安心
作為背井離鄉的農民工,他們吃苦耐勞,為建筑行業付出血汗,但往往卻在包工頭獨大的年代遭遇到欠薪拖薪的困境。
2020年起,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規范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
就此關于建筑農民工的薪酬保障問題,也在全社會引發進一步關注與熱議。
作為擁有百萬粉絲的建筑農民工代表,何川每天也會回復網友們關心的話題。
“點工就是按時長,無論做多少活,一天固定收入;包工就是上面有包工頭,等這一部分工程做完了,老板再打款工友們一起分,大家可以多分一些。”
有網友好奇表示,現在的農民工會簽訂合同嗎?
在布滿塵土的建筑工地,何川坐在一張抹砂漿用的高凳上,對著鏡頭為網友們細細講解。
“現在國家管理原來越完善,都有勞務合同了,只要年齡沒有超過標準,工地會要求再簽一份工傷意外險。”
其實看何川看來,建筑農民工最大的困難還是工資支付的問題。
很多工人并不懂法律,更不知道怎么去走法律程序,只知道要去找勞動仲裁,但是具體怎么落實,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何川表示,自己以前也遇到過老板跑路的困境,所有的聯系方式、銀行卡都注銷了,就算想申請凍結對方的財產都沒辦法。最后的結果就是白白辛苦了半年多。
當被問及想要什么樣的保障,何川毫不猶豫地表示,能按時收到工資,就是我們最大的安心。
解決工友們的“煩薪事”
近年來,隨著“農民工工資”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農民工群體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和保障。
其中深受好評的當屬“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施工單位用保險形式繳納工資保證金,一旦其未能履行全部或部分工資支付義務,保險公司將根據保單約定承擔賠償,保證農民工順利拿到工資。
自2018年起,平安產險已在廣東、四川、河南等28個省份及自治區,為超1.2萬家建筑單位提供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累計總保額超50億元。
以河南省為例,平安產險通過“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為廣大農民工提供薪酬安心保障。
2022年開始,當地人社局引入保險機制,通過發揮保險作用為農民工工資支付提供保障,平安產險積極參與,推動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上線;在工資發放節點,平安產險還會聯合當地人社局對項目進行摸排,調查是否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風險,核實后提前介入催繳工資,最小化欠薪風險。
對農民工來說,最大的轉變是通過工資支付保證保險,有效減少欠薪問題的出現。
避免維權力量薄弱的農民工進入與施工單位間的拉鋸戰,償付主體也變成了保險公司,只要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賠付條件被觸發,農民工就能得到工資補償。
對于施工單位,相較于保證金,工資支付保證保險占用企業資金少,大大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站在政府角度,這份保障也能讓監管有效落實,減少社會矛盾,加強社會穩定。
2022年,何川獲評由四川省人社廳頒發的“四川最美農民工”稱號。
如今已經53歲他每天依然會在凌晨起床,將心愛的泥瓦刀裝進背包,準備去工地建造屬于他的幸福未來。
面對鏡頭,何川對著關心自己的網友們說道:“生活有時很苦,但甜味更多,川哥會不斷努力,因為川哥相信——勞動最光榮。”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