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開啟了兩地資本市場長達30年的合作、創新和互聯互通的歷程,更為2014年推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稱“滬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稱“深港通”),以及2017年債券通的推出奠下基石,為中國與全球市場間的資金流動打通渠道,徹底改變了全球市場的格局。
經過近10年發展,互聯互通的市場規模持續攀升,活躍度也不斷提高,圍繞著互聯互通的交易機制也得到了全面的深化和改善。當前,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成為連接海內外資本市場的重要的橋梁,促進了雙向的資本流動的同時,為資本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交易品種。這一切,得益于打造國際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與舉措,也與滬深港三大交易所緊密聯系與合作息息相關。
【資料圖】
恰逢H股上市30周年之際,滬深港交易所齊聚首屆HKEX中國論壇,共同探討互聯互通之下的市場生態與機遇。
互聯互通成果顯著
回顧過往,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市場生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首先,是上市企業增量和多元化。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143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超過55%。在過去18個月中,互聯互通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比過去8年累積的進展還要多。截至今年6月30日,南向資金進入港股市場達到2.3萬億港元,累計成交額達到35萬億港元。北向資金持股總市值達到2.4萬億元人民幣,累計成交額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
滬市與深市也展現出較高的交易活躍度。根據交易所的數據,從2014年滬港通開通至2023年7月底,滬股通累計凈流入1.02萬億元,成交50.57萬億元;滬港通下港股通累計凈流入1.22萬億元,成交17.19萬億元。
深交所方面,自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深股通累計成交55.2萬億元,跨境資金凈流入9300余億元;深港通下港股通累計成交13.47萬億元,跨境資金凈流入1.13萬億元。
“通過不斷改進上市框架,對創新等全球大趨勢采取更開放態度,港交所提升了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讓港股市場成為全球領先的新經濟公司的首選市場之一。”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在會上稱。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姚嘉仁也表示,過去幾年不只是歐美投資者,中東地區的新增投資也在不斷擴大。
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合作部總監張斌表示,不論從交易角度還是專業方面,都能看到互聯互通之后的市場在平穩運行的同時活躍度得到提升。此外,投資標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張斌表示,不僅滬市股票數量從最初的568只拓展至1300余只,還包括76個ETF標的。
“滬港通開通以來,除了在技術層面和監管層面不斷完善外,我們也在通過一種交易所基礎設施層面的溝通來實現更深層次的創新,擴展可包容的全球流動性。”張斌稱。
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部總監丁曉東也表示,深交所一直在致力于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同時服務好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新格局,做到“三個持續”,即持續的優化深港通的機制,持續地開發創新的產品,持續對接國際投資者。
丁曉東稱,當前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冊里面不乏香港結算身影,也側面說明國際投資者對我們的內地的資本市場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越來越高。對深交所的市場,那么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且參與度也越來越深。
“這些年我們與港交所、還有境外的機構已經建立了聯合的常態化路演機制,同時持續開展國際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跨境ETF大講堂等活動,讓投資者更加熟悉認知我們境內的資本市場,為促進資本市場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帶來新動力。”丁曉東如是說道。
加速推進創新舉措
近年來,不僅滬深港通相關標的擴容以及相關機制不斷優化,互聯互通水平總體不斷提升,交易所也相繼推出創新舉措和產品,包括滬深港通、債券通、同股不同權、ETF互聯互通等。
歐冠升表示,過去18個月里,港交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了一系列圍繞互聯互通機制的優化措施。
今年6月19日,港交所正式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及“雙柜臺莊家機制”,即港股市場設立港幣和人民幣兩個柜臺,分開交易兩種貨幣股票,允許投資者跨柜臺自由轉換以縮小價差。恒生銀行、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等24只證券成為首批雙柜臺證券。
姚嘉仁認為,港交所啟動“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一方面是看到市場對貨幣多樣化的需求,資本市場和非資本市場都有這樣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GDP在全球的占比高達18%,人民幣具備成為國際市場儲備貨幣的條件。
姚嘉仁認為,雙柜臺模式將進一步豐富香港的人民幣產品生態圈,有助深化人民幣的離岸資金池。下一步,港交所還將研究增加提供港幣柜臺及人民幣柜臺的證券的數目及將人民幣柜臺納入南向港股通。“相信不久的將來,內地投資者可以更便捷地交易港股,如同交易A股一樣方便。”歐冠升表示。
境內資本市場的創新也在提速。
2023年8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宣布就推動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納入互聯互通達成共識。
未來,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參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參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非自動對盤交易。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進行的大宗交易以及通過港股通進行的非自動對盤交易將同步開通。
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指引,則是規范了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可轉換為境內基礎股份的存托憑證的行為,進一步明確了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GDR的申請程序,以及規則適用、材料要求、實施安排等。
7月,滬深交易所相繼發布了與境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上市交易暫行辦法。根據證監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情況表,已有近百家企業遞交了備案材料,僅今年8月以來就超過10家。
張斌表示,上交所在完善和深化開放性融資舉措上不斷努力,目前已經有21家A股上市公司順利在英國、瑞士發行GDR,其中13家為滬市上市公司,共計投資116億美元。
在張斌看來,互聯互通的機制不僅有助于企業拓寬境外的投資的渠道,也為境內外投資者能夠提供更好的投資的方式。隨著注冊制和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的管理落實以及配套規則的修訂和發布,“我們未來會不斷的去關注、跟蹤、研究互聯互通機制的運行,與境外的調研所監管機構加深溝通與協作,完善互聯互通機制,以高水平的開放的開放去推動和促進高質量的發展。”張斌進一步表示。
丁曉東則提出,除了持續優化拓展互聯互通機制,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還要切實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以深交所為例,一是實現深股通交易“看穿式”監管,更精準地識別異常交易和跨境違法違規交易。
二是堅持“主場原則”,維護主場秩序。對于內地和深股通投資者一視同仁,監管標準更加透明和規范,提升境外經營機構的風控水平,交易合規程度進一步加強。
三是加強監管協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配合順暢,為打擊異常交易、遏制跨境違法違規交易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開展溝通交流,提高合規管理能力,通過開展交易培訓活動,提升投資者的合規意識。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