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4日13點(北京時間12點),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正式啟動。
福島第一核電站隸屬的東京電力公司24日上午10點左右就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開臨時記者會。東電在臨時記者會上除了宣布具體排海的時間,還表示24日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預計為200到210噸,每天的排放情況將在次日公布。首次排海每天將排放約460噸,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相關資料圖)
2023年度預計累計排放約3.12萬噸。第一批廢水中,含氚總量為5兆貝克勒爾,約為東電力計劃排放量上限(22兆貝克勒爾)的兩成。東電表示,第一批水將小批量排放,并進行額外檢查以確認輻射數據。其還補充,核廢水中每升含有約190貝克勒爾的氚。
根據東電此前的規劃,一旦“排污入海”工程正式開啟,將持續30年左右。東電官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儲槽內ALPS處理水及鍶處理水的儲存量已達134.327萬立方米,約占儲存量的98%。其中依舊有七成核污水待ALPS技術處理。
2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宣布將于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提出嚴正交涉。孫衛東指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強烈質疑和反對,執意宣布即將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這一行徑公然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轉嫁核污染風險、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地區和世界各國民眾長遠福祉之上,極其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強烈反對。
中國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
據央視新聞報道,24日,我國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答記者問表示,日本政府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全人類長遠福祉之上,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我們敦促日方傾聽國際社會聲音,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接受嚴格國際監督。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2021年、2022年先后組織開展了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摸清了目前相關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監測結果表明,我國管轄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總體處于歷年漲落范圍內。
當前,生態環境部按照監控重點區域、覆蓋管轄海域、掌握關鍵通道的思路,正在組織開展 2023年度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后續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加強有關監測工作,及時跟蹤研判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海洋輻射環境可能的影響,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東亞海洋政策項目負責人鄭志華告訴第一財經,從法理上來說,日本“排污入海”可能涉及多個國際法領域,“這一事件的影響是跨境的,不僅僅在日本國內,還可能涉及到其他國家的海域,也可能涉及到公海,即國家管轄外的海域。
“如果核污水隨著洋流流入到其他國家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對海洋生物資源的生息繁衍產生影響,如果這些放射性物質在魚類種群中富集,最終進入食物鏈、對人類生命健康產生影響,那么會出現到跨境損害的問題了。”鄭志華說,“此次日本方面將排放多達130萬立方米的核污水。而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那么大規模的污水排入海域,到底會對海域生態環境、人類健康產生什么影響,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日方在拿全球海洋環境和全人類健康當賭注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 海洋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不容日方隨意傾倒核污染水。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無疑是在拿全球海洋環境和全人類健康當賭注。如果日方真有誠意解決鄰國的關切,就應當立即停止強推排海計劃,在不預設結果的前提下開展交流,充分討論所有可能的安全處置方案。
中方強烈敦促日方撤銷錯誤決定,停止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周邊鄰國善意溝通,以負責任方式加以處置,避免對全球海洋環境造成不可預測的破壞和危害。如果日方堅持強推排海計劃,中國政府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
覆水難收,我們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為海洋環境的災難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
鄭志華告訴第一財經,從法律角度來說,即便日本認為通過ALPS(多核素去除設備)處理技術后,所謂的“核處理水”符合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技術建議,但是不能否認如此大體量排放包含多種放射性元素的核污水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冒險舉動,日本無法保障排海行動對于海洋生態安全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無法保證氚進入食物鏈不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無論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還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法,都要求沿海國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時要做到基于風險預防、科學審慎的原則。”鄭志華說,“但日本政府在做出‘排污入海’的決定時有沒有遵循這一原則?”
同時,鄭志華認為,在跨界海洋環境的影響評估方面,日本政府或者東電并沒有與周邊國家及時合作,日本有義務通知并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并開展充分的國際合作。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97條和第201條的規定,日本有義務與各主管國際組織進行合作。鄭志華認為,福島核污水排放涉及的主管國際組織至少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
“日本在具體處理中,僅與IAEA保持溝通與合作,而忽視與其他主管國際組織的溝通與合作。眾所周知福島核污水排放除了可能造成一般性放射性污染外,還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漁業捕撈、漁業養殖、糧食安全、漁民生計等產生影響,需要與上述議題相關國際組織、特別是區域性漁業組織披露信息、保持合作。”他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