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我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經突破了2億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成為社會資本投資醫療的一片新藍海。
8月19日,國內以健康管理和老年醫學見長的“長壽醫院”——四川泰康醫院正式開業運營。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表示,長壽時代百歲人生來臨,醫療也從傳統強調疾病治療向強調健康管理轉變,這不僅符合中國進入長壽時代新的發展方向,也符合中國醫療產業的趨勢。
在我國長期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傳統醫療體系之下,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服務、康復護理等是我國醫療服務的一塊短板。近年來,以險資為代表的社會資本在加碼康養板塊投資時,特別看重醫療和養老的協同發展。
【資料圖】
“長壽醫院”也符合下一步我國醫療衛生政策支持的方向。今年3月,中辦、國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擴大康復和護理等接續性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擴大康復醫療、老年護理等服務供給,規范社會辦醫發展。
老齡化、高齡化催生老年康養照護需求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8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億,占全國人口的14.9%。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路錦非對第一財經表示,受“嬰兒潮”集中進入老年階段的影響,未來20多年內,我國60歲、65歲以上人口將快速增加,到2050年將分別增至4.66億和3.52億。
陳東升22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類社會進入一個長壽時代,我國快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也出現了負增長,百歲人生來臨是我國要面臨的一大挑戰和課題。
在已經到來的長壽時代中,人類疾病譜發生了根本性變化。OECD(經合組織)主要國家的數據顯示,國民平均預期壽命每增加5年,醫養服務需求即發生結構性變化。目前,慢病和相關的并發癥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疾病負擔。
國家衛健委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數據顯示,我國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明確將“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列為九大任務之一,強調要保證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為了滿足老齡化社會對慢病預防、康復、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與康養具有天然協同優勢的保險行業紛紛布局醫養結合領域。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2019年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明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投資社會辦醫,并與社會辦醫聯合開發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險產品。太保、泰康、太平洋等頭部保險企業已經落地了多項醫養項目,在險資辦醫上走在了前列。
社會辦醫瞄準醫養結合難點
剛剛開始運營的四川泰康醫院被泰康定位為“長壽醫院”,它按照國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設置標準建設,總投資金額超40億元。陳東升表示,泰康醫療順應國家戰略方針,將重點打造醫教研一體化的三甲醫院,打造以醫險結合、醫養融合為特色,以健康管理為中心,以慢病、老年醫學科見長的長壽醫院。
按照相關政策對社會辦醫的定位,社會辦醫是對公立醫療服務的補充,在公立醫院服務覆蓋不到或是服務不足之處發揮作用,我國以三級醫院為核心提供急性期治療的醫療服務體系不能響應快速老齡化帶來的老年健康管理、康復醫療等需求,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健康管理的能力,這為社會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提供了空間和機會。
“健康管理和老年醫學是戰略性學科,同時為了支撐老年健康管理和老年醫學,還把中醫和康復作為戰略性學科。說實在的,在全國所有的大型公立醫院里,可能很少有把這四五個學科作為戰略學科來確定的。”四川泰康醫院高級顧問鄧紹平說。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體系和養老體系相對獨立,兩者在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領域的交流合作相對來說比較少,缺乏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現有合作大多只是小范圍、淺層次的嘗試,無法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趨勢。
泰康醫療總顧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原院長孫虹對第一財經表示,疫情顯示出真正的醫養結合對于老年生命和健康的保護,養老社區自有一家醫院和養老院依靠附近的醫院為老人提供服務,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這其中就涉及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互相之間的銜接,包括利益的分配、成本的分攤等,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醫養融合在自己辦的醫院和養老社區能發揮出最大效用。
雖然相關政策已經明確支持險資辦醫,但現實中也還存在一些制約。主要就是醫療投入大、回報時間長,需要投資方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不求短期回報的耐心。
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認為,根據相關政策,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對老年醫療護理、康復等社會需求大的薄弱專科醫療機構不作規劃限制,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如區域醫療衛生規劃不透明等問題。
周燕芳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建議,希望進一步放寬保險企業興辦的康復、護理等短缺專科醫療機構的醫療準入限制,加快醫保審批流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