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們代表上海參加國家‘雙智’試點(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和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以名列前茅的成績通過了驗收。在全市率先實現測試道路全域開放,智慧交通‘嘉定標準’升級為市團體標準。”
在今日舉辦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上,上海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嘉定的產業發展需要實現新的跨越,“在汽車‘新四化’方面,要持續引育催化‘新汽車’產業集群,做強‘三港兩園’載體布局;目前,已集聚汽車“‘新四化’企業600多家,2022年總產出突破1600億元,實現兩年翻番。”
第一財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嘉定全區增加值完成1248.3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4.2億元。其中,作為嘉定傳統工業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汽車制造也在智能化、數字化的賦能下進行新一輪升級。
“我們公司主要進行激光雷達的研發和制造,產品也廣泛應用于支持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乘用車、商用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我們的激光雷達產品已經累計累計交付超過19萬臺。”位于嘉定工業北區的科技企業禾賽科技副總裁樂曉磊告訴記者。
轉型升級的不僅僅是車企。嘉定區經委主任陸鐵龍在發布會上也表示,現階段,嘉定已在上海全市率先完成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工廠評估線上診斷全覆蓋目標,推動建成國家、市、區各級智能工廠(優秀場景)36家,其中,國家級2家(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眾動力總成有限公司);推動安波福中央電氣(上海)有限公司獲評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嘉定近期出臺的《嘉定區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通過加快實施“智改數轉”五大行動,逐步實現五大目標。同時配套出臺的還有《嘉定區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下稱《若干政策》)等。
陸鐵龍說,上述五大目標包括:一是嘉定全區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線下數字化診斷全覆蓋;二是智改數轉比例不低于80%,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智改數轉比例不低于90%;三是打造“1+3+2”個智改數轉特色園區(1個工業互聯網市級特色園區、3個“智改數轉”示范園區、2個“智改數轉”的特色園區)并建設“2+2+5”個智改數轉賦能載體(2個工業云、2個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5個工賦鏈主企業);四是推動30個以上標識解析深度應用場景落地;五是打造3個以上標桿性智能工廠,30個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廠,100個以上智能制造優秀場景。
陸鐵龍進一步稱,配套文件《若干政策》也有不少干貨,比如,在典型示范方面,對獲評區級智能工廠稱號給予50萬元獎勵,獲評市級智能工廠稱號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獲評國家級智能工廠稱號給予最高250萬元獎勵,“希望通過行動方案和政策加持,嘉定能夠實現由制造大區向智造強區華麗轉身。”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