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2日,A股疫苗板塊盤中一度出現跳水,截至下午收盤時,板塊內14只疫苗股,股價下跌的達到13只,其中沃森生物(300142.SZ)、萬泰生物(603392.SH)、康希諾(688185.SH)等個股跌幅均超過3%。
伴隨著疫苗股下跌,一則關于很多二類疫苗要轉為一類疫苗的消息在市場中流傳,這則傳言的可能性有多高?
二類疫苗,即“非免疫規劃疫苗”;一類疫苗,即免疫規劃疫苗,兩者的區別在于,支付方式不同。免疫規劃疫苗由國家或者地方政府免費提供,國家對這類疫苗的生產、流通、銷售和價格進行嚴格控制。非免疫規劃疫苗是除免疫規劃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由公民自愿、自費接種,部分納入醫保,此類疫苗實行企業自主定價。
站在疫苗廠家角度看,成為免疫規劃疫苗的話,可以覆蓋更多的接種人群,但免疫規劃疫苗利潤遠不及免疫規劃疫苗。公開資料顯示: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價格均在50元以下。
新冠疫情前,國內免疫規劃疫苗批簽發量高于非免疫規劃疫苗,如2019年,國內免疫規劃疫苗批簽發3.46億支;非免疫規劃疫苗批簽發2.2億支,占疫苗總批簽發量的39.19%。
中國是世界上發起免疫規劃項目最早、覆蓋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國家免疫規劃始于1978年的計劃免疫規劃,截至目前,一共有14種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可預防15種疾病。不過,2008年之后,國家免疫規劃未再增加過新的疫苗。
2022年10月,杜克大學及昆山杜克大學湯勝藍教授及研究團隊在《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一篇題為《建立有效且可持續的中國國家免疫規劃:問題及挑戰》的研究報告,報告亦系統梳理了中國國家免疫規劃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其中,在面臨挑戰方面,國家免疫規劃的籌資瓶頸亟待解決。該報告指出,雖然政府對國家免疫規劃的投資一直在增加,但是籌資總體有限,并且撥款也不充足且不穩定。如果按人均投資水平看,中國對國家免疫規劃的投資不到100美元/兒童,與低收入國家的投資相似,遠低于發達國家,后者的投資往往超過數百美元/兒童。美國在這方面的投資超過2000美元/兒童。
目前有疫苗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要進行擴容的話,仍需要權衡政府的財政投入能力。
有公共衛生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非免疫規劃疫苗要轉為免疫規劃疫苗的話,其實并不容易,首先,要經過數十年的考察,安全性要得到保證;二是政府的財政是否可以支撐;三是接種率能否達到,免疫規劃疫苗屬于免費疫苗,但必須要接種,接種的人越多,不良反應可能越多,而不良反應算誰的,這些問題也有待厘清。
“非免疫規劃疫苗要轉為免疫規劃疫苗的話,企業也會成為一大阻力,后者會覺得虧了,因為一旦轉為免疫規劃疫苗,需要進行大幅讓利,但能否覆蓋研發投入,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一款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可能需要耗費長達十年到十五年時間。因此,非免疫規劃疫苗要轉為免疫規劃疫苗,是需要經過慎重考慮,不排除未來一到兩年內,會有一兩款轉為免疫規劃疫苗,但大部分納入的話可能性非常低。”該公共衛生專家表示,此前市場也有在呼吁一些國際公認成本效益高的疫苗應該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的國家免疫規劃區別于國外,國內是全部依靠財政支撐,國外不完全是財政支撐,部分還有商業保險在支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