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算力是全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基石。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19日在寧夏銀川舉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每秒19700京次浮點運算次數),位居全球第二;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130條干線光纜,數據傳輸性能大幅改善。
我國算力產業已初具規模,服務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高算力芯片加速迭代升級,一批行業骨干企業茁壯成長;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算力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加工、處理,成為新時代的生產力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圍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實施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我國算力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加快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而實現對經濟發展效能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屆大會發布了《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3年)》,從算力、存力、運力、環境等維度衡量我國各省區市算力發展的綜合水平。從“綜合算力指數”來看,廣東、江蘇、上海等排名靠前;從“算力分指數”來看,河北、廣東、江蘇等排名靠前,寧夏在全國排名第八;從“資源環境層面”來看,寧夏、內蒙古、青海等排名靠前。
金壯龍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一體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應用,做強做優做大算力產業,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在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方面,工信部將深入實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著力打造數據中心集群,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協同聯動。進一步完善算力設施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加強算力資源統籌,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增加算力網絡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
金壯龍強調,技術突破是算力發展的根本,要密切跟蹤全球技術演進和產業發展趨勢,加強系統性創新,牢牢掌握發展主導權。開展“算力強基揭榜掛帥”,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圍繞計算、網絡、存儲等關鍵環節,匯聚科技力量,加大研發投入,盡快突破一批標志性的技術產品和方案,加快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此外,面向工業、金融、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工信部支持產業各方通力協作,培育推廣一批規模大、帶動性強、示范效應突出的應用場景。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引領,積極推動企業上云,鼓勵各方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精細化、個性化的算力產品和服務。支持各地結合產業實際,打造算力特色應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