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下稱“上研院”)日前在上海召開的百川生態大會上發布了覆蓋金融、工業、交通等多個領域的行業應用。除了打造中國移動首個全網商用的金融反欺詐盾產品“梧桐風控”之外,還發布了時空信息子鏈,加速建設北斗生態。
【資料圖】
上研院副總經理黃剛表示:“中國移動依托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積極探索運營商數據在金融、交通等行業的應用,賦能金融行業數智化、規范化、安全化發展。”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北斗時空信息子鏈以“5G+北斗”規模化應用為目標,以實現北斗時空信息與5G通信信息的深度融合。
對此,黃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5G+北斗是一個重點方向,這里面會包含我們終端芯片模組以及一些應用的聯合。我們正在積極推進整個產業鏈的互聯,實現技術研發的聯合推進。5G和北斗都是國之重器,在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的過程中,5G通信能力也會進一步賦能。”
北斗導航是我國迄今為止建設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截至2023年1月,北斗衛星在地圖導航的日定位量已經超過3000億次。
《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北斗與大數據、云平臺和智能技術正在深度融合,全面服務于國家基礎設施,基本形成一條完整的北斗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表示:“加強北斗產業鏈建設,關鍵在于突破產業鏈上下游卡脖子問題,打造面向空天地、通導遙一體化PNTC基準和時空智能服務體系。”
黃剛透露,下一階段上研院將會探索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包括將人工智能、工業視覺應用在工業全連接場景,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的合作。
在談到今年火爆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如何推動未來5G領域的發展時,黃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移動已經成立的‘九天’團隊,積極開發通用大模型,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面向行業陸續推出專用的大模型,并基于‘九天’團隊通用模型的能力,來推動行業大模型的開發工作。”
黃剛強調,中移動的“九天”大模型基本以自主可控為導向,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優勢,未來也將考慮部分開放給行業應用。
在談到未來行業大模型是否會選擇開源策略時,黃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通用的模型底座角度來看,我們的策略已經選定也非常明確。但從行業模型的角度來看,還是要選擇適應行業本身發展特征的策略。”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