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近日在市場供給偏緊的背景下一路上揚。
8月9日,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漲超過1%。其中,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下稱“美油”)結算價收漲1.78%,報84.4美元/桶,創下自2022年11月以來新高。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WTI美國原油價格為84.37美元/桶,美油價格為84.48美元/桶,較昨日收盤價進一步上漲0.0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國際油價大漲16.05%,創下2022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WTI原油價格從70美元/桶附近,一路漲破80美元/桶。
在廣發期貨能源化工高級分析師張曉珍看來,原油自7月份以來呈現連續上漲態勢,是基本面和宏觀情緒共振的結果。
“自7月份以來,沙特開啟了100萬桶/天的減產。在上周的歐佩克+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上,沙特宣布延長減產計劃至9月份,并有可能在9月份之后提升減產幅度,以支持脆弱的市場。”張曉珍認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期原油價格的持續上行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兩大產油國的減產消息不無關聯。由于全球原油供應高度壟斷集中的特性,產油國供應政策對原油價格和供需影響較大。
8月3日,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宣布將100萬桶/日的自愿減產計劃延長第三個月至9月底。俄羅斯方面繼此前宣布削減50萬桶/日的原油出口之后,近日又再次宣布9月將進一步削減30萬桶/日的出口量。
同時,受沙特阿拉伯兌現額外減產的影響,7月份歐佩克的產量為2779萬桶日,環比大幅下降90萬桶/日,是2020年5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
俄羅斯7月的原油出口也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當周,俄羅斯原油海運出口四周均值為298萬桶/日,相比5月中旬的高峰減少超過90萬桶/日,是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東海期貨認為,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延續減產短期繼續承托了油價,但是前期的情緒對商品的驅動逐漸消散,尤其是近期刺激政策的落空,使得油價短期上行乏力。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無論是傳統油氣資源還是美國頁巖油,資本開支是限制原油生產的主要原因。考慮到全球原油長期資本開支不足,供給彈性將下降。而在新舊能源轉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長,全球或將持續多年面臨原油供需偏緊問題。
庫存方面,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上周披露的數據顯示,原油庫存驟降1700萬桶,創下歷史最大降幅。
談及后市價格情況,張曉珍認為,在歐佩克+積極干預的情況下,原油供應延續緊張,而旺季需求仍在,原油供需結構仍然偏緊,預計油價將延續高位運行。“不過,在歐美經濟放緩壓力下,油價上方空間或有限,后期需關注原油市場已經定價的利好因素能否兌現,以及需求端邊際轉弱的可能性。”
“2022年國際油價迎來上行拐點,中長期來看或持續維持中高位。未來3到5年,能源行業有望持續處于景氣向上周期。”信達證券分析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