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化的技術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騰飛,是神州數碼的初心。”神州數碼(000034.SZ)成立之初,董事長郭為就將“數字中國”作為企業的目標和使命。
今年以來“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而隨著大模型和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計算和網絡需求再度迎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也為神州數碼等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過去20年,神州數碼構建了遍布國內1000余座城市、覆蓋各大垂直行業、整合30000余家銷售渠道的完善的To B銷售渠道網絡,長居國內IT分銷、增值分銷十強榜首,助力中國全面信息化。隨著經濟社會由信息化邁向數字化,神州數碼轉型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致力于通過數據解決企業痛點,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構筑新的價值引擎。2023年,神州數碼提出了新愿景——成為領先的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
以IT分銷為基礎,全面轉型云及數字化服務
2022年,神州數碼實現營業收入1158.8億元;歸母凈利潤10.04億元,同比上漲303.11%,
成為A股計算機設備板塊凈利超10億的6家企業之一;云和自主品牌兩大戰略業務營收規模超過70億元;現金流大幅改善,經營性現金流實現8.4億流入,較同期增加9.9億元。
云計算和數字化轉型業務為神州數碼打開了新的盈利增長空間,在兩大戰略業務保持高增速的同時,高價值業務的表現更為亮眼。2022年,神州數碼MSP(云管理服務)+ISV(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同比增長48%,自主品牌業務也有顯著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5.70億元,同比增長55.8%,其中信創業務實現突破式增長,同比增長76%,營收規模近20億元。
盡管由于整體行業及經濟環境影響,神州數碼2022年IT分銷業務營收下滑導致營業總收入下滑了5.32%,但得益于云計算及數字化轉型業務和自主品牌業務這兩大戰略新型業務的高速增長,實現了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6.1%,神州數碼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業務結構不斷優化。
2022年,神州數碼提出“數云融合”戰略方向,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著力在云原生、數字原生、數云融合關鍵技術上架構產品和服務能力,為處在不同數字化轉型階段行業客戶提供泛在的敏捷IT能力和融合的數據驅動能力,構建跨界融合創新的數字業務場景和新業務模式。
神州數碼技術總監、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院長李剛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云代表一種敏捷的、泛在的數據技術能力,也就是說數字技術今后是無處不在的。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結合云的技術范式顛覆,“數云融合”是數字化轉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神州數碼在2020年初成立了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對數云融合的前沿性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2022年神州數碼研發投入2.9億元,同比增長21%,重點投入包括自研通用服務器-整機能力的建設,MSP+的升級,云原生應用平臺的開發和數據安全管控平臺等。
夯實技術底座,構建數字化轉型方法論
神州數碼自2017年啟動全面云戰略轉型后,成功轉身為云服務和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通過整合原有技術優勢,以"價值創造"為基礎,為不同行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提供專業和定制化服務。
在二十余年的探索中,神州數碼認為所有的開發工作、解決方案必須面向問題、面向需求。沿著這條主線,神州數碼總結出了一套如何從最佳實踐到解決方案,最終走到核心技術的發展路徑。
在神州數碼看來,與“信息化”的概念相比,今天的“數字化”已經完全不同,數字化轉型最核心的就是數據資產的累積。這也是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本質不同。圍繞著數據資產累積的方向,神州數碼提出了數云融合的技術體系架構,從神州問學,到數據脫敏,再到負載均衡,神州數碼圍繞著數云融合的體系架構,面向市場提出了很多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同時,神州數碼還在積極擁抱新技術,在由Open AI引發的這一輪大模型熱潮中,李剛認為,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場革命性的技術變革,是可以類比圖靈時代電腦的發明,神州數碼在這方面已經開始布局。
在大模型熱潮中,神州數碼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數據生成,基于自有產品Jarvis打造可私有化部署的ChatBot;數據管理,多云環境下的數據中臺和數據治理等;云計算穩態和敏態的結合,包括國產化、自主可控等方面。
“對于大模型技術的商業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例如如何萃取企業知識,如何保證企業數據安全,這都需要一整套的技術體系去解決。”李剛表示。
企業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李剛認為主要關注三個方面,認知、方法論和技術體系。數云融合是神州數碼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數據治理、數據安全以及大模型都是技術體系,這些技術體系如何引入到客戶企業環境中去幫助他們實現數字化轉型,都需要神州數碼不斷探索和實踐。
一方面,神州數碼從自身出發去踐行數字中國建設;另外一方面,神州數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廠商,與國內外各大云廠商保持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神州數碼通過二十余年積累而形成的To B渠道網絡,有數萬家的本地的合作伙伴。李剛表示,我們希望把這些力量能夠凝聚起來,把技術轉化成相應的場景解決方案帶給這個客戶,這是我們最大的積累和能力基石。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