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神仙打架”的暑期檔,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憑借較為突出的口碑,走出了穩定的增長曲線。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2日16時,《長安三萬里》票房累計突破15.7億元。在上映26天后,仍然占據著綜合票房第三的位置。目前在暑期檔影片中,總票房僅次于《消失的她》和《八角籠中》。在動畫電影范疇,《長安三萬里》也超越《瘋狂動物城》躋身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前三,即將超越《姜子牙》創造的16億成績。
對于該片主出品方追光動畫而言,《長安三萬里》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口碑較前作有所提升,票房表現從《白蛇2:青蛇劫起》創造的5.8億直接跨越15億大關,實現了量級增長。近日,《長安三萬里》監制、追光動畫總裁于洲接受了第一財經專訪,講述了這部作品誕生的歷程。
(資料圖片)
今年是追光動畫創立的第十年。這家成立于2013年的動畫公司,曾被寄予厚望,也曾歷經波折,終于迎來了《長安三萬里》。片中多次出現“十年”的意象,比如李白與高適的“十年之約”。戲內戲外,形成了有趣的映照。
于洲對此感觸頗深:“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在他看來,追光動畫十年的努力是值得的:“很多事情有它的內在規律,沒有那么多捷徑可走,這是必經的過程。”
從中國傳統文化汲取靈感
《長安三萬里》的首次曝光,是去年暑期作為彩蛋出現在《新神榜:楊戩》片末。一輪明月映照著恢弘的黃鶴樓,一只酒壺漂浮在平靜的江面。畫外,李白吟詠著:“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流放夜郎途中的李白借景抒情,聲音里有悲愴,也有瀟灑。
在《長安三萬里》之前,追光動畫以“新傳說”和“新神榜”兩個系列為觀眾所熟悉,多從中國傳統神話傳說中取材。“新傳說”取材自《白蛇傳》,推出了《白蛇:緣起》《白蛇2:青蛇劫起》兩部作品。“新神榜”系列則取材自《封神演義》,推出了《新神榜:哪吒重生》和《新神榜:楊戩》。
作為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的開篇之作,《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成立以來成本最高、角色場景最多、時長最長、制作體量最大的一部作品。
于洲告訴第一財經,“新文化”系列構想于2020年初。在此之前,追光動畫制作推出了七部作品,一半以上為中國神話傳說題材。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有許多閃光的歷史人物和經典作品,這是創作的寶藏。幾乎沒有猶豫,他們將目光投向了盛唐,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
“我們中國人幾乎都是在學說話的時候,就開始背唐詩,詩歌寫在我們的血液和基因里。”于洲認為,很多時候,詩歌不僅僅是一種文學形式,也是關于中國人的精神:“詩以言志,文以載道,寫詩是詩人的表達方式,透過詩歌,可以看見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此之前,鮮少有動畫電影以歷史人物和題材進行創作,多聚焦于幻想題材。在《長安三萬里》主創團隊看來,動畫這種擅長幻想的藝術形式,能夠比真人電影更好地呈現唐詩的浪漫意境,盛唐的壯美景觀和詩人群像,以及他們豐饒的精神世界。
主創團隊確定,《長安三萬里》要講述的是一個1300年前的故事,但它得與當代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隨著對詩人生平的了解越深,他們也越來越感到古人和今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相通之處,這些偉大的詩人,實際上離普通人并不遙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于洲說。李白、杜甫、高適也遭遇過許多波折,他們人生并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圓滿,和今天的我們一樣,經歷困境和痛苦,但是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志向。“他們少年時就有報國的志向,年輕時充滿朝氣,中老年遇到了變遷,比如李白為了在人生暮年為實現報國的理想而投了永王。但以現在的眼光去看詩人們的一生,他們每個人都非常了不起。”
故事的進步比技術更難
國產動畫發展數年,從目前問世的多部大制作來看,頭部公司的動畫技術已足以帶領創作者去到他們想象的任何地方,但故事始終是難題。形式大于內容,技術高于故事,是觀眾對國產動畫最常見的批評,追光動畫也難逃這樣的審視。
在于洲看來,對于動畫電影而言,故事最為重要,技術作為基礎,是觀眾接受作品的前提,追光的每部動畫都會根據影片風格探索新技術,在故事上也會汲取過去的經驗,在下一部中爭取呈現得更精彩和完整。
于洲坦言,相較動畫技術,故事提升難度的確更大。“每個人都會寫故事、講故事,也都能評判故事。技術有客觀的指標,而故事見仁見智。講一個能夠讓大多人都能夠形成共識的好故事,這當然是一個挑戰。”
《長安三萬里》從邊塞詩人高適晚年回憶出發,追溯了他與李白跨越數十年的友誼。一個是世間人,一個是謫仙人,兩條線索交織并行,二人的命運隨家國變遷跌宕,勾勒出盛唐的詩意精神與詩人群像。書本上的詩人和文字變成了真切的活著的現實。《將進酒》一段華彩篇章將情感推向高潮,詩人忘情吟詠,輝映著如夢似幻的奇景,觀眾與詩人一同遨游于天外。
這一次,《長安三萬里》以一個更親近的視角切入,帶領觀眾走近盛唐,走進詩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們花了很多心思結構故事,但我們也非常冷靜。”于洲說,這個故事之所以好看,在于李白、高適、杜甫等一眾詩人的交往和他們一生的故事已足夠精彩:“我們是站在了詩人的肩膀上完成了這樣一部作品。”
有觀眾評論,影片令他震撼的地方在于,過去只是在書里知道了他們是同代詩人,當他看到這些詩人們呼朋喚友,飲酒作詩的時候,就好像看見一顆顆明亮的星,突然在長安夜空里連成一片閃爍:“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盛唐。”
隨著影片的熱映,也有爭議出現,比如有觀眾提出以高適視角代入,對李白的角色塑造并不理想。于洲注意到了這些爭議,他覺得影片能夠讓觀眾更多關注歷史和詩人,是一件好事。
于洲坦言,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文獻考據、書目研究以及實地采風,邀請專家學者斧正,而歷史上存在爭議的地方,也給電影創作留下了空間,最終確定了成片的版本。“1300年的歷史真相,今人也許無法真正了解,但這并不是問題的關鍵。”他們希望通過角色塑造和動畫技法,展示生活在盛唐的詩人們的風貌,喚醒觀眾對唐代詩人和盛唐的興趣。
今年四月,《長安三萬里》制作進入尾聲,邀請學者看片。81歲的李白研究會前會長薛天緯看完之后,感嘆一聲,說:“李白就是這個樣子啊!”他的感慨令在場創作者感到非常激動。影片中的詩人群像豐滿,也是因為沒有回避人性的復雜。于洲覺得,正因為李白的人生有不完美的地方,他的才華和品性才更加可貴。
成熟的制片體系
為了制作《長安三萬里》,追光團隊從240人擴大到280人左右。在疫情之中,能夠正常運營并且實現小幅擴張,得益于追光從第一部作品《小門神》就開始建立的制片體系,即每個項目有三年制作周期,每年均有影片投入制作和實現院線公映。除了2020年影院大規模關停,原定于當年暑期檔上映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延期至2021年春節檔之外,自2016年開始,追光動畫一直保持著每年一部的穩定頻率。
追光動畫的前三部作品在市場未能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小門神》《阿唐奇遇》和《貓與桃花源》的票房分別7866萬、3038萬和2179萬。在調整策略之后,2019年的《白蛇:緣起》成為追光動畫的第一個轉折點。這個取材自《白蛇傳》的故事,以貼合當代觀眾愛情觀的方式,對這個經典傳說進行了當代重述,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最后得到了4.68億票房。
最近推出的兩部作品《白蛇2:青蛇劫起》和《新神榜:楊戩》票房均破5億,也令追光的步伐走得更加穩健。盡管放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上,5億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爆款,但也足夠令項目實現盈利,以支撐后續作品的開發。
“如果沒有這前六七年的歷練,幾部作品的打磨,更好地掌握動畫電影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創作出《長安三萬里》這樣的作品。”于洲說。
關于下一部“新文化”,一些觀眾已經開始為他們心中的經典人物和經典故事投票,比如宋詞,比如蘇軾。對此,于洲并沒有透露太多具體信息,他說,目前有很多想法,正在內部討論,尚未立項,他們也非常愿意聽到觀眾的聲音:“對于中國文化的喜愛,我們感同身受。”
新傳說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白蛇:浮生》日前釋出15秒貼片,計劃于明年上映。于洲說,在已有的“新傳說”“新神榜”和“新文化”系列之外,追光動畫還會有新的嘗試,為觀眾帶來更新鮮的動畫作品:“我們不會因為《長安三萬里》在商業和口碑上表現更好就安于現狀,或者只做新文化單一系列。我們還是希望追光和整個行業都能夠百花齊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