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中東一下子成為了中國企業出海的熱門新去處,大批企業組團前往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考察商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股熱情也并不是單向的。沙特等中東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如時下頗受追捧的中國電動車企業,在6月至少就迎來了三筆中東的投資。
對于這場“雙向奔赴”,安可咨詢中東區總裁斯貝赫(Mamoon Sbeih)扎根于中東多年,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和中東海灣國家密切的區域合作和經貿往來由來已久,多年來不斷穩健發展,如今更是快速邁上新臺階。
NGC國際咨詢首席執行官(CEO)巴哈(Mohamed Bahaa)則表示,中國企業的技術和效率,與沙特等海灣國家當前快速的經濟多元化需求十分契合,加速了這場“雙向奔赴”。
投資熱
沙特處于海灣地區的核心位置,西臨紅海東靠波斯灣,是中東最大的經濟體和消費市場,在“2030愿景”的改革倡議下,吸引著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投資紛至沓來。
不僅是沙特,包括阿聯酋、卡塔爾等中東國家,其戰略位置、資源稟賦、市場潛力、轉型愿景以及伴生的行業發展機會帶來了新的機遇,成為全球投資者的熱門目標。
巴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向全世界展示了開展商業項目和科技創新的能力,而中企當前十分愿意到海灣國家來探索商機,這與海灣國家希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目標十分契合。
就他個人的體會,如今在海灣國家無論是要建立貿易公司,還是設立科創企業,很多人都會考慮直接從中國收購一些項目和科技。雖然在很多領域內西方企業也很有競爭優勢,但是中企在可靠性和快速交付等競爭力上往往更勝一籌。
不過,在當前中東投資熱的背景下,還是有一些中國投資人保持著謹慎態度,回顧過往,中企在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發展也有過不少教訓,如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10月曾發布,表示公司承包的沙特麥加輕軌項目,總虧損額預計約為人民幣41.53億元。
巴哈表示,很多外企到沙特和海灣國家投資,在落地前就制定了大致的實施規劃,但落地后,由于不熟悉實際的商業環境,項目發生了延誤,產生了風險,但其實很多的項目延期,對于海灣地區本地專業人士來說,是可以預測到的。
巴哈還建議外企在進入海灣國家時,可以在當地尋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開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在項目開展前設置一定的緩沖期來熟悉市場,否則企業在當地可能會產生經濟上的損失,并造成信用上的損害。
多元化改革愿景
斯貝赫則表示,沙特正經歷著快速的社會和經濟改革,如今吸引到的不僅是承包商,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企業,他們希望能夠和沙特的經濟共同成長。他提醒道,當前,沙特的有關投資創業的法律法規也正在快速變革,企業可以聘請當地專業人士來理解快速變化的營商環境。
“2030愿景”圍繞三個主題:充滿活力的社會、繁榮發展的經濟和充滿抱負的國家。它的三個支柱則是沙特在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地位、成為全球投資強國的決心和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國際樞紐。
根據沙特統計總局的數據,沙特在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了8.7%。這一數字使得沙特超過印度,成為二十國集團(G20)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盡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國際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但是沙特政府認為經濟多元化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