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已經(jīng)漸行漸遠,但“長新冠”仍然困擾著一部分患者。“長新冠”一般是指新冠后遺癥,也就是在感染新冠幾個月后,仍長期伴有相關癥狀。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nèi),目前針對長新冠并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本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表示,已啟動中期臨床試驗,驗證包括輝瑞的抗新冠病毒藥物Paxlovid(P藥)在內(nèi)的至少4種藥物和器械治療長新冠的潛在療效,未來幾個月內(nèi),測試療法的數(shù)量有望增加到7種。
(相關資料圖)
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NIH將嘗試對患者使用P藥更長時間的給藥方案,以驗證是否能夠改善長新冠的癥狀。此前,P藥通常被用于新冠感染早期,連續(xù)服用五天以降低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此外,“腦霧”是長新冠的典型癥狀。對此,NIH表示將測試長新冠患者的腦霧和與記憶相關的癥狀,并使用包括大腦訓練計劃以及微電流刺激大腦活動的設備,對“腦霧”進行治療。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定義,“長新冠“是指在新冠感染后3個月依然存在癥狀,至少持續(xù)2個月,并且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癥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胸痛、味覺嗅覺喪失等。有研究估計,“長新冠”的發(fā)生率在非住院患者中為10%-30%,在住院患者中為50%-70%,在接種疫苗后的人中為10%-12%。
瑞士蘇黎世大學流行病學家Tala Ballouz將“長新冠”視為一種慢性病,并表示:“現(xiàn)在對于長新冠患者而言,真正的福音是在確診長新冠后能夠起效的療法。”
國內(nèi)也高度關注長新冠患者的隨訪。今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張文宏團隊在國際醫(yī)學期刊《新興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發(fā)表題為《關于上海新冠奧密克戎患者長新冠癥狀造成的系統(tǒng)性影響的一年期隨訪研究》的研究文章顯示,長新冠最常見的主觀癥狀為乏力、失眠、脫發(fā)及咳嗽。
不過,張文宏團隊的研究同時發(fā)現(xiàn),“長新冠”的常見表現(xiàn)多為主觀癥狀,“長新冠”組沒有觀察到肝臟、腎臟、心臟功能受損及肺部器質性病變的顯著增加。多于2種合并癥和新冠急性期重癥或危重癥感染者,是發(fā)展為“長新冠”的危險因素。此外,對于“長新冠”的持續(xù)性比較方面,在發(fā)生“長新冠”的感染者中,中年感染者的癥狀持續(xù)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一年后大多數(shù)“長新冠”受訪者癥狀得到緩解,但在新冠重癥/危重癥等特殊人群中,新冠病毒感染帶來的“長新冠”癥狀影響,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第一財經(jīng)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nèi)針對“長新冠”的治療主要以中醫(yī)藥調理為主,對于嚴重的“長新冠”也用激素口服甲潑尼龍片進行治療。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院長盧洪洲教授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表示:“長新冠重在預防,如果第一時間就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長新冠。”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