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因其購買價錢低、使用便利等特性,成為居民短途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不過,因其帶來的交通亂象也引發質疑。日前廣州就城市電動自行車限行方案公開征求意見,一個月里收到5000余條市民意見。7月10日,廣州舉行了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聽證會,關于是否給予外賣配送等行業電動自行車騎行相對寬松政策等問題,引起爭議。
電動自行車成為市民出行常用方式
(資料圖)
廣東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廣東省是全國重要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及銷售市場,廣州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一直在快速增長,增速在省內居前列。
據相關部門不完全統計,2019年廣州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達到600多萬人次,如今降到300萬人次。而電動自行車上牌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已超360萬。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廣州市常住人口為1867.66萬人,意味著每5-6人便擁有1輛上牌電動自行車。若按電動自行車實有數量來估算,數據或將更高,每3-4人便擁有1輛電動自行車。
部分原來通過公交出行的市民已轉而選擇電動自行車,使用電動自行車接送小孩上下學、采購物資,甚至日常通勤。一定程度上,電動自行車成為居民出行的常用方式,甚至是出行剛需。
但伴隨著城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上升,不帶頭盔、騎上機動車道、非法改裝、超速超載等電動自行車亂象頻頻,影響到民眾安全,同時還遠超廣州市現有道路通行、停放資源承載能力,對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和管理產生沖擊。
廣東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工作人員透露,就當前市場而言,消費者在購車上牌后對電動自行車改裝的情況不在少數,而根據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拼裝后不得上路。對于部分電動自行車車主反映的“銷售方可介紹渠道對車輛改裝”等情況,協會工作人員確認現階段確實存在部分生產企業涉嫌主動留有改裝空間這一情況。
“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其生產、銷售、通行、停放、營運等各個環節管理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加上廣州非機動車道設置率偏低、不連貫,導致電動自行車各類亂象仍然普遍存在。” 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梁明昌表示。
2023年,廣州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改裝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1月至6月,廣州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同比上升63%。7月起,廣州市交警部門會同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查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專項行動。
大部分市民認為需嚴治亂象
家住廣州市越秀區的電動自行車車主劉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比廣州市的其他地區,以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為主的老城區更能看到“電雞(電動自行車)穿行”的景象,越秀區熱門商圈中華廣場甚至常見“電雞多到無處停車”的情況。
他說,無論是在大路上還是街巷里,超速的、進入機動車道或人行橫道上的電動自行車都很危險。他身邊就有曾因超速而發生交通事故的電動自行車車主,事后因所騎電動自行車為違規改裝而難以走常規渠道去進行維權。
盡管自己的電動自行車也曾改裝過,劉先生依然支持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格管控,特別是那些違規改裝的車輛。此外,他還表示不少電動自行車車主并沒有考取駕照,對路況的認知水平不夠,不遵守交規,建議未來加強對電動自行車車主的資格審核,并支持部分尚未建成非機動車道或車流密集的路段對電動自行車實施限行。
近兩年廣州正不斷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治理。2021年7月,廣州發布“中心區域限行”的方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數月后,廣州開始實施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政策。
今年6月6日,《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見稿)》發布,對電動自行車限行區域和時間作出調整。與2021年征求意見的原方案相比,“中心區域限行”調整為“部分路段限行”,“全天候限行”調整為“全天、白天、高峰分層次、分時段限行”。
廣州交警表示,考慮到疫情方面的影響,原方案一直沒有落地實施。為了更加科學決策,廣州交警按照2021年出臺的《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履行相關程序,經過再次論證,也借鑒了其他一線城市的經驗,形成了目前的“路段限行”方案。
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一個月里,廣州交警收到5040份市民意見建議。7月10日,廣州舉行了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聽證會和新聞發布會。
15名聽證代表包括公共交通服務從業人員、與聽證事項有關的利益相關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領域專家和其他群眾代表。15名代表圍繞電動自行車是否限行、怎么限行、包括限什么路段,限什么時段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廣州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市民認為急需對電動自行車亂象進行更嚴格的治理。在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中,23.3%的市民對限行方案的路段、時段提出很多優化調整的建議;23.2%市民反對限行,認為限行后會嚴重影響出行;17.2%的市民支持限行,部分還認為目前的限行方案過于寬松,要求擴大限行范圍;36.3%為咨詢或者其他加強管理的建議。
聽證會上,代表們提出許多看法,例如是否可以優化早高峰限行時間,以方便送小朋友上學。有的代表建議對于高峰限行的路段最好能夠在非工作日允許通行,還有的代表建議多考慮外賣配送行業和限行路段沿線商家的需求等。
除限行問題外,代表們圍繞建設更多非機動車道、加強外賣配送行業規范,以及源頭上生產銷售環節的監管等方面提出建議。廣州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聽證會市民提出的相關建議,交警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一起抓緊研究解決。
是否給配送行業寬松政策引爭議
聽證會上,部分代表就是否給予外賣配送等服務行業電動自行車騎行相對寬松的政策持有不同意見。
有代表認為,外賣配送屬民生服務行業,電動自行車是謀生工具,應給予相對寬松的政策。有部分代表則認為,外賣配送等行業的電動自行車騎行者交通違法現象普遍較嚴重,不應“特殊對待”。有聽證代表建議外賣平臺給予外賣騎手更寬裕的送餐時間,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對交通違法騎手的管理。
梁明昌回應道, 2021年第一個方案中心區域全天限行對外賣配送等行業影響大,因此對外賣等行業配送車輛有采取報備通行措施。相較而言,現在的方案限行范圍縮小,且次干道和支路可繞行。為了整體公平性,不宜對外賣配送行業做出特殊通行措施。后續將持續關注外賣等配送行業的合理通行需求,就針對配送網點熱門線路以及限行路段沿途商家的實際需求,與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優化完善方案。
廣東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工作人員稱,外賣配送行業確實高度依賴電動自行車。市民觀察到的“外賣小哥電動自行車速度快”,或是車主去改裝店進行了改裝的緣故。在保證交通通行安全和路面規劃合理的前提下,國標限速25公里/小時是否能滿足外賣配送行業需求,還需進一步探討。未來在管理方面如何掌握平衡點,需要很多考慮。
廣州交警表示,未來將加快推進非機動車道的建設,同時提升優化公交的吸引力,推動行成和完善對電動自行車改裝、超速的治理機制,以及外賣平臺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交警部門對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秉持慎重態度,后續將根據此次聽證會及市民意見,對限行方案進一步優化。希望在道路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盡量平衡各方需求,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