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到一個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調研。在城郊的一個村,離中心城區不到十公里的地方,老百姓反映最集中的問題是交通不方便:到中心城區時間太長,到鄰近鄉鎮6公里路還要轉車。查了一下城區到這個村所在鎮的公交車,需要經過25個站點,中間繞了幾個地方,不到十公里的路程要花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第一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曾經把打通省際斷頭路作為重要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打通斷頭路以后,腳步仍然不能停,要把城鄉交通、城郊交通放在重要位置上,讓毛細血管也能夠暢通,這樣才能推動城鄉一體化快速實現。如果說斷頭路打通的是經,城鄉交通、城郊交通就是絡,經絡都通了血液循環才能暢通,身體才能正常。盡管我們堅持基礎設施適度超前,交通建設先行,但是和老百姓的要求、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仍會有差距。
從國家的層面講,交通通暢關系到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關鍵是經濟循環要暢通,循環暢通的基礎是交通。如果交通不通暢,人的流動、物的流動都不方便,何來經濟循環暢通,也談不上建設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從城鄉一體化發展講交通通暢關系到鄉村振興。以城郊村的發展為例,如果交通便捷,很多項目就可以建設。比如說做一個親子樂園,功能集兒童娛樂、教育、健身于一體,讓村民和城市居民都得益。如果交通便利,就會有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來,既讓孩子身心得到鍛煉,也會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經營餐飲、民宿的村民也會有很多收益。農村富裕了,消費就會增加,內需不足的問題也會緩解。
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曾經有過村村通公路行動,通過交通改善極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鄉融和,加快了農村城鎮化進程。總結長三角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交通便捷通暢是首要的因素。比如說長期排在縣域經濟第一位的昆山市,很早就實現了所有鄉鎮街道20分鐘內都可上高速。張家港、江陰等地都是這樣做的。現在新發展格局構建和現代化建設對農村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已經遠遠不夠,還要暢、快才能支撐高水平發展。不僅僅是公路交通,輕軌、地鐵都要進行謀劃,大都市建設的先導是便捷的交通把都市的各個區域都能連接起來,是內部各個地方的可達性,這樣經濟的血脈才能暢通,經濟活動才能高效開展。
最近很多專家都在給經濟增長支招,部分專家談到了房地產。如果只注重中心城區的開發,房地產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因為土地數量有限,能買得起房子的群體也有限。如果要在中心城區周圍開發建設一些價格適中的社區,交通的配套就是必須的。如果不是在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10公里的路程要一個多小時的通勤時間很難吸引年輕人。要讓房地產市場健康協調持續發展,交通配套必須同步考慮。對房地產是這樣,對其他行業甚至整個國民經濟來講,交通建設也需要超前布局。沒有交通體系的現代化,也就沒有經濟社會的現代化。
建設現代化的交通體系,構建便捷的城鄉交通系統,錢從哪里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中對長三角可用的金融工具做了設計,專項債券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如果三省一市聯合起來,對長三角交通發展規劃再做一次完善,把城鄉交通作為重點,創新使用金融工具,籌集足夠的建設資金,碰到的難題可以解決。可以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經驗,成立長三角交通投資公司,統一進行交通建設,在打通斷頭路之后,還要把連接城鄉的小道變大道,小康線變為共富路。
(作者系浙江省政協委員、寧波市政協常委)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