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第一財經“行走城事”欄目也將踏訪亞運城市最新最熱的城市更新與文旅熱點。浙江杭州,以及協辦城市寧波、紹興、湖州、金華、溫州,都有多樣的鄉土文韻和城市魅力,將循序漸進,深入體驗。
(資料圖)
7月8日10時,杭州第19屆亞運會(以下簡稱“杭州亞運會”)公眾售票官方網站上線,第一批12個比賽項目的11.37萬張門票開放預售,其中包括舉重、網球、花樣游泳、擊劍、跳水、游泳、攀巖等深受人們喜愛的項目。
當天晚上,在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體育館,“韻味杭州”第一屆亞洲U16女子排球錦標賽的決賽打響。中國女排與日本女排展開激戰,氣氛熱烈。在賽間休息時,場內廣播主持人向觀眾詢問:大家最想看哪個項目的比賽?和第一財經記者坐在同一看臺的眾多杭州市民紛紛喊出答案,有人想看排球、足球,有人回答跳水、游泳。不少市民一家老小全體出動,來為運動員加油。
當主持人問大家,是不是也很期待電競比賽啊?場內觀眾的回答聲倒是低了下來。看來電競愛好者是宅在家里“專注比賽”的。從“韻味杭州”系列比賽的現場看,市民對在身邊舉辦的比賽興趣濃厚,希望能感受到一分激情,收獲一份夏日的愉悅。
比賽結束之后退場時,記者在十字路口和幾位身著亞運會工作人員制服的人士一起等待過馬路。他們也剛看完女排比賽,但他們并不是來做觀眾感受氣氛的,站在路邊,他們還在討論場館的情況、服務設施的狀態,還在討論前方樓宇上的LED圖案是否按設計方案正常顯示。
這些場景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亞運會確實近在眼前了,它已經給城市和人們帶來了諸多改變。
亞運風吹入校園
杭州亞運會共有56個競賽場館,其中兩個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都是面積較大、承擔集體項目比賽的場館。
其中,橄欖球場占地近萬平方米,可容納1.2萬名觀眾,將舉辦杭州亞運會7人制橄欖球預賽和決賽,也是這個項目的唯一場地。在這里將產生2枚金牌。橄欖球發源自英國,近年來在我國的不少大學中也有推廣。7人制是奧運會、亞運會采取的標準賽制。這是一項身體接觸比較多,比賽進程十分激烈的比賽,相信屆時的賽場氛圍會非常熱烈。
為了更好地宣傳這項運動,杭州師范大學建設了VR橄欖球體驗館,并專門開發了程序。體驗館開放后,人們通過VR眼鏡和觸屏就能身臨其境體驗亞運場館,了解橄欖球運動。
本屆亞運會女排決賽的場地,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體育館,也正是“韻味杭州”第一屆亞洲U16女子排球錦標賽部分比賽及決賽所在的場館。它由建筑大師鄭時齡院士領銜的同濟大學團隊設計,采用了江南民居式院落建筑群風格,以白墻黑瓦、屋頂層疊的建筑元素、靈動自由的形體組合,凸顯了江南水鄉元素。
作為杭州市屬高校中唯一承辦亞運決賽的一級場館,這座體育館內部通透、外部簡約。場內29.7米的挑高,讓場館看臺擁有較好的視野,也滿足排球比賽對頂棚高度的要求。場內有8000余個座席,四面看臺分別用藍、黃、灰、橙四色座位搭配組合,體現了活潑的氛圍。在東西觀眾席上方,各有一塊4K超高清轉播屏幕,可以搭配智能語音技術,保證觀眾無論在現場還是遠程,都能實時收看多語種的賽事轉播。
記者在觀看比賽時,對場內轉播屏的印象深刻。排球比賽的鷹眼挑戰,已經成為比賽中決定勝負的關鍵環節。比賽的最后兩分都經過了鷹眼挑戰確認。而在每一個球得分之后,電子屏也能立刻回放剛才的來回球畫面,觀眾哪怕走神沒看清是怎樣得分的,也來得及再細看一下。
這次“韻味杭州”第一屆亞洲U16女子排球錦標賽,賽事承辦從里到外都有大批杭州師范大學師生參與。從賽場入口處的檢票人員、志愿者團隊,到場館內的引導、問詢服務,師生都以良好的面貌,熱情接待觀眾。據杭州師范大學團委介紹,原江蘇女排球員、杭州師范大學排球隊主教練曹芳平副教授是這次排球比賽的場區主管。
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場館內有志愿者手繪的比賽信息提示板,還安排了發售零食、飲料的攤位,價格親民,3~5元即可購買礦泉水或冰紅茶等。賽前賽后,設在體育館一樓通道外的亞運會紀念品快閃攤位也頗有人氣。
運河老街煥今貌
本次比賽作為一次測試,除了賽場內部、外部的組織,運維也是關鍵。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兩座亞運場館就在校區西門良睦路旁。校園內設置了觀賽臨時流線,地鐵站、道路通行等管理,則有賴于公安部門、社區志愿者的配合。良睦路余杭塘路路口有地鐵5號線良睦路站,很多來看比賽的市民在這里進出站。地鐵站和十字路口也成為賽事的重要門戶和窗口。
杭州地鐵5號線是一條對亞運通行意義重大的線路。5號線于2019年6月24日開通首通段,2020年4月23日開通后通段,沿線經過余杭區、西湖區、拱墅區、上城區、濱江區、蕭山區6個區,填補了人口密集的杭州城北區域的地鐵空白,為“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北區域的發展助力。
記者這次在倉前觀賽,也在周邊漫步,體驗了科創、教育、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方式的多重融合。
賽場斜對面的一座飛碟形建筑十分吸睛,這座與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外形相似的建筑是杭州未來科技城國際會議中心,這是一座集演出表演、展覽、時尚潮流、游戲娛樂、大型活動慶典于一體的綜合會展場館。中心有一座1450平米的會場和一個貴賓廳、一個咖啡廳,可以承辦各類會議、展覽及上演大中型舞臺劇作。
在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的西面和北面,則是與余杭塘河及其支流密切相關的街區,現在名為“夢想小鎮”,此前是倉前古鎮。東西向的余杭塘河屬京杭大運河支線,向東經西溪濕地北面,過莫干山路之后,在小河直街附近匯入京杭大運河。
倉前古鎮,因南宋臨安倉而得名,歷史上是魚米之鄉、蠶桑之地。現在倉前地區西北方向不到2公里就有杭州西站樞紐,又有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和未來科技城作為文教、科創重鎮,已經從傳統的江南水鄉轉型成為一座可以沿河漫步的新生活地域。
余杭塘北岸的倉前塘路,約1.5公里長,西頭有倉前小學、余杭區圖書館倉前分館的文教機構,東邊是夢想小鎮園區、湖畔創研中心和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的科創園區。但倉前塘路本身,保持著百余年前的原貌,均為不寬的小巷,石板路、石橋,以及一座連著一座的木板平房古建筑。
南宋建都杭州時,大宋皇家糧倉就在這條路上,南宋皇帝吃的大米從這里走水路運出。夢想小鎮旁濱水的余杭四無糧倉陳列館,是國家級文保單位,2009年7月8日正式開館,反映上世紀五十年代余杭創建全國首批“無蟲”糧倉和“四無”糧倉的歷史,是一座集糧倉文化、糧油文化和糧食廉政文化于一體的專業陳列館,展館名匾由袁隆平院士生前題寫。
倉前塘路的中心地帶,則是西段濱水的章太炎故居紀念館。這里是“并世亦無第二人”的國學大師、民族資產階級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的成長所在地。2011年1月12日作為紀念館正式開館,2019年11月擴建復開。紀念館不僅展示了章氏家族故居建筑本體,還對章太炎的家族和個人奮斗、學術思想歷程作了介紹,陳列著他與家人的用品、文獻等資料。第一財經記者看到,目前在后廳二樓正在舉辦臨展“淑德久揚:有關湯國梨夫人之捐品”,介紹了章太炎夫人湯國梨的個人文化造詣及與兩個兒子的書信來往。
章太炎故居紀念館專題展廳正在舉辦“追光之路:余杭區2021-2022年度考古前置成果展”,介紹了在文物古跡密布的余杭區,專業機構如何通過制度安排和考古發掘工作流程的優化,支撐地區的建設發展,用“前置”的方法來降低土地開發過程中涉及考古發掘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
【亞運城市小貼士】
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體育館
亞運會排球項目比賽地
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體育場
亞運會七人制橄欖球項目比賽地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號,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內,良睦路東側
章太炎故居紀念館
地址:杭州市余杭區倉前塘路59號
余杭四無糧倉陳列館
地址:杭州市余杭區良睦路1399-1號
杭州未來科技城國際會議中心
地址:杭州市余杭區良睦路1188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