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源于微觀主體預期轉弱和資產負債表受損形成負反饋循環。”7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將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宏觀金融分析報告《經濟弱勢復蘇政策亟待破局》(下稱《報告》)指出。
具體表現為,資產縮水和預期不穩導致居民主動去杠桿、利潤下降和信心不足削弱企業加杠桿意愿、土地財政低迷和償債壓力上升倒逼地方政府被動去杠桿。貨幣政策陷入總量寬松向實體經濟傳導不暢的困局。一是由于居民收入預期轉弱引發的流動性偏好,貨幣沉淀形成預防性儲蓄;二是因為居民提前還貸和政府借新還舊,債務償還阻礙信貸擴張。
居民資產負債表呈現收縮跡象
(資料圖片)
由于資產價格下跌和收入預期轉弱,居民主動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和償還債務,從而造成居民資產負債表呈現收縮跡象。
房地產和存款是居民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居民購房和消費需求。《報告》從資產端分析看,首先,2023年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復蘇動能減弱,房價整體漲幅回落。在對房價上漲缺乏預期的情況下,購房者主動去杠桿和降負債。一方面,購房信貸需求邊際回暖但仍偏弱,4月以來,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的個人按揭貸款在低基數作用下同比增速轉正,但反彈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居民提前還貸現象仍在持續。其次,居民存款淤積現象有所緩解,但收入預期不穩導致存款并未有效轉化為消費。
《報告》認為,居民存款主要有兩個流向:一是在存款利率下行和理財收益率回升的共同作用下,居民存款明顯回流理財產品,4-5月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環比分別增加1.3和0.4萬億元;二是動用存款提前還房貸,一個佐證是4月居民存款和中長期貸款同時出現負增長。
此外,企業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放緩。《報告》認為,2023年以來,企業資產負債表繼續“躺平”,工業企業資產和負債同比增速逐月放緩,資產增速低于負債增速導致資產負債率被動攀升(見圖11)。4-5月企業信貸和債券融資明顯回落,主動加杠桿意愿不足,主因是利潤下降難以支撐資產負債表擴張。
另外,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面臨償債風險。《報告》指出,當前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明顯加大,資產負債表可持續性堪憂,不僅擴表空間有限,還需化解債務風險。
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
為應對資產負債表受損和市場預期轉弱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穩增長政策應兼顧短期政策應對和中長期改革治理。
《報告》認為,當務之急是通過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修復資產負債表,把財政、貨幣、房地產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用真招實策提振市場預期和發展信心。
《報告》建議,中央財政應適當加杠桿并提高赤字率。2023年一季度,中央政府杠桿率僅為21.4%,處于國際偏低水平,中央財政仍有加力空間。考慮通過增發國債或特別國債適當加杠桿,將財政赤字率階段性提高至4%以上水平,預計增加財政支出規模1.3萬億元,用于修復資產負債表。一是向中低收入家庭發放消費券,增強居民消費意愿。二是支持“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三是通過債務置換緩解地方償債壓力,拓寬地方財政發力空間。
此外,在貨幣政策方面,《報告》建議央行繼續較大幅度降息。貨幣政策應大膽使用降息空間,實現一舉多得。一是對于企業而言,PPI同比增速下降意味著實際利率上升,降息有助于降低融資成本,提振企業生產投資信心。二是降息能減輕利息支出和債務負擔,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三是降息會對資產價格形成支撐,避免資產負債表陷入衰退。
在加大優質民營房企紓困幫扶力度方面,《報告》建議民營房企是房地產行業的中堅力量,金融16條出臺后民營房企現金流并未明顯改善,仍需有針對性的紓困政策扶持。
“擴張性宏觀調控政策適宜短期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若從根本上扭轉市場預期和穩定經濟增長,中長期仍要靠改革。”《報告》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