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為90%。
(資料圖)
厄爾尼諾或致今后氣溫“創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4日說,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各國政府應做好應對相關氣候事件的準備。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通報中提及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內容包括預測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概率達到98%。這一組織區域氣象預報服務部門負責人穆富馬·奧基亞在記者會上說,今后5年“我們可能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農產品產量影響
7月4日,據農業農村部消息,目前全國進入汛期和盛夏季節,也是秋糧生產和防災減災關鍵時期。預計汛期氣候狀況總體一般到偏差,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厄爾尼諾后期快速發展,“小概率高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農業生產面臨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申萬宏源表示,我國大米、小麥產量受厄爾尼諾影響較小。
(1)大米:厄爾尼諾對全球大米產量影響較小,可能導致印度大米減產,對稻谷價格沒有明顯的正向或負向影響。中國、印度為全球大米主產國,合計大米產量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中國大米產量受厄爾尼諾影響較小,主要原因為中國稻谷主產區為南方,厄爾尼諾會導致中國南方多雨,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故厄爾尼諾對中國水稻產量影響較小。
但厄爾尼諾可能會導致印度大米減產,厄爾尼諾易引起印度高溫干旱,且通常開始發生于5-8月,此時正值印度大米播種與生長季節,水稻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
(2)小麥:厄爾尼諾對全球小麥產量影響有限。中國、印度、俄羅斯為小麥前三大主產國,三國合計小麥產量占全球的40%以上,厄爾尼諾對中國、印度小麥產量影響較小。
中國小麥以冬小麥為主,通常在10月播種,次年5-6月收獲,而厄爾尼諾通常開始發生于5-8月,對冬小麥的影響較小。印度小麥的生長周期與中國的冬小麥較為重合,通常在10月播種,次年5月收獲,故厄爾尼諾對印度小麥產量影響較小。
中信證券認為,厄爾尼諾對我國農業的影響主要側重于種植業,并體現為三個主要方面。
1)擾動相關作物生長。國內玉米種植主要分布在東北和黃淮海地區。厄爾尼諾年份夏季,黃淮海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干旱現象概率提升,而東北地區可能更易于出現寒潮和干旱現象,均不利于玉米生長發育。例如,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期間,東北、華北玉米主產區旱情嚴重,導致當年玉米產量同比減少18.2%。
2)刺激優質種子需求。一是,高溫干旱預期下,農戶會優選具備耐熱、耐旱、抗逆性高的品種;二是,糧價景氣預期強化,進而刺激農戶對優質品種的需求。
3)結構性影響農產品進口。我國大量進口的農產品包括大豆、原糖、棕櫚油等。厄爾尼諾背景下,全球農產品供應結構性趨緊,推高相關農產品進口價格,并通過農產品之間的普遍替代性,推高農產品整體價格。若厄爾尼諾狀態持續,我國原糖和棕櫚油進口價格或將提高。
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電力需求增加
除了對農作物的影響外,厄爾尼諾現象還可能導致電力需求增加。當前,我國多地持續遭遇高溫天氣,高溫熱浪導致各地電力負荷激增。發電企業持續滿負荷運行,全力保障電力供應。
民生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影響下,高溫時間點較往年提前,江蘇、浙江電網分別較2022年提前19天、8天負荷破億。早前中電聯預測,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該機構稱,考慮到夏季風電出力有限、晚高峰光伏無出力的特性,預計2023年、甚至2024年“缺電”都可能是一道“無解之題”,關注當前電源裝機下潛在的結構性“缺電”。
國金證券指出,迎峰度夏正式開啟,全國多地迎來普遍高溫。國內保供形勢測算結果印證“十四五”總體電力緊平衡,但區域間存在差異。近三年有效發電容量與最高負荷之間的供需差正在縮小,而高溫預期下最高負荷或將進一步攀升且可能提前到來。南方、華中、華東等仍存在硬性電力缺口的區域在用電高峰時段更有可能出現電力供需偏緊的情況;而東北、華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西南證券表示,在迎峰度夏,厄爾尼諾現象背景下,我國正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據中電聯數據,1至5月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400億元,同比增長10.8%。從月度數據來看,電網投資從3月起出現加速勢頭。3月、4月和5月,電網投資分別達349億元、316億元和4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3%、16.2%和12.4%,電網投資維持在較高水平;另外,安徽調整電力需求響應補償標準,完善需求響應政策,加快推進用戶側需求管理,實現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建議重點關注高彈性火電及補貼占比較高的優質綠電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