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豐田宣布其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引起了業內熱議。
豐田相關高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豐田的目標是將電池的重量、體積和成本減半。另外,豐田可以造出續航里程為1200公里、充電時間為10分鐘的固態電池,這個全新的固態電池,將會在2027年量產上車。
7月6日,在2023年中國汽車論壇上,針對豐田的上述說法,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表示,全固態電池目前還有些行業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如果豐田說今天能量產全固態電池,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目前全行業誰都不具備量產全固態電池的能力。至于到2027年能否量產,作為技術人員,我也很難說得準確。”
基于能量密度跨越式升級、安全性能顯著提高等優勢,固態電池被業內認為是未來電池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而在電動化上轉型較慢的日本車企,非常青睞固態電池,在這方面投入也非常大。本田甚至將這項技術稱為電動汽車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第一財經記者從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獲悉,不管是在固態電池的技術來源還是布局方面,日本均處于領先地位。截至去年9月初,在全球固態電池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中,近45%來自日本,中國、美國、德國、韓國緊隨其后。
而豐田正是在固態電池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企業,截至去年9月初,共有2700余件相關專利申請,其中授權發明專利950余件。
“但事實上,我們離真正的固態鋰金屬電池還很遠,真正的固態材料有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這三種,每一種在量產時都有很大的問題,有的是生產工藝非常復雜,有的是成本非常高。”一家混合鋰金屬電池初創企業創始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上述原因,他在2015年就決定放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豐田固態電池量產時間也一再跳票。最開始豐田預期固態電池上車時間在2020年至2025年間,2021年,豐田改變了“2025年量產”的口風,并在當年的“2030年電池戰略會”上表示,在全固態電池方面“進展不樂觀”。今年6月,豐田宣布已克服全固態電池的耐久性問題,等解決了成本問題后,就將全面投入量產并配備在純電車型上,豐田這次更新了固態電池具體量產時間為2027年~2028年。
對于豐田提出的成本減半目標,吳凱表示,“電池成本減半聽起來讓人很興奮,我也覺得如果真能做到的話,那對整個行業來說絕對是顛覆性的。”
但吳凱也認為,電池成本減半其實很難做到,即使固態電池完全不需要電解液和隔膜,成本也降不了一半。“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成本減半的分母是什么,可能他們有一些‘獨到之處’,這個我們也在認真分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