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體育中心,一臺乒乓球教練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它可以替代真人成為運動員的“陪練員”,其發球頻次、落點設置以及上旋、下旋等發球類型都可以提前進行設置,以滿足不同強度的訓練需求。
除乒乓球教練機器人外,場館內還有大量科技力量的使用。綜合設置的雨水回收系統、室內CO2濃度監控系統、與排風設備聯動的CO濃度監測裝置、過渡季節全新風運行等節能系統及設備,讓高新體育中心有效實現資源節約,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舉行,作為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成都高新區憑借區域科技企業優勢,在場館建設、組織運營、賽事保障等多方面提供了大量產品和服務,讓“高新智造”全面助力成都大運會。
(資料圖)
為大運賽事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高新體育中心自2021年建成后,已成功服務2022年世乒賽等國際大型賽事。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城市工作服務部黨組成員、專職副部長郭驥表示,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配備的乒乓球機器人是中國乒乓球隊同款訓練機器人,它能實現類人體動作發球,訓練接球者對發球動作的觀察和預判,訓練機器人還可以自定義每個球的速度、旋轉和落點,針對訓練需求設定多種打法,支持專業陪練的同時,也能滿足市民的趣味乒乓球體驗。
其實,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的亮點不僅在于機器人,眾多創新科技也備受關注。比如高新體育中心多功能體育館采用的先進送風系統,場館配置的新能源工程車、微循環工作接駁車、新能源環衛車輛、指紋識別智能儲物柜、功能房智能多項識別門禁系統等等。
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由多功能體育館、全民健身館、綜合服務中心、室外體育場地等組成。其中,多功能體育館是四川省第一個按NBA標準建造的場館,可根據需求在24小時內完成制冰并轉換成為冰場,能夠滿足NBA季前賽、排球、體操、短道速滑等眾多國內外比賽要求。
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多功能體育館作為大運會高新賽區乒乓球場館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27萬平方米,總座席數近13000座,為大型甲級體育館,可滿足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冰球、體操等比賽要求。
中建西南院表示,高新體育中心大力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并貫徹到場館建設的各個方面,總體規劃和設計從社會、生態、功能、經濟、文化五個方面的可持續性入手,以塑造生態綠色公園為目的,并在造型設計中融入四川特色的“蜀錦”,最終將整個項目打造成為能提升區域價值的城市地標。
除了充滿科技感的體育中心,成都高新更多科技產品將助力大運會。“在成都大運會上,公司主要有快速部署式監測測向系統、重大活動無線電安全保障指揮調度系統這兩款產品提供服務。”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大公博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在大運會現場,運動員、觀眾、志愿者、安保等人員眾多,大家通過專業無線電設備、手機、對講機、無線話筒傳輸音視頻及數據進行交流,各種頻率交織在一起,極可能出現同頻干擾。通過這套設備,可以發現干擾信號的相關信息,便于及時排除干擾,保障正常通訊。
大公博創的快速部署式監測測向系統集天線與監測測向設備于一體,具有易于拆卸、安裝和攜帶等特點,能夠隨時隨地快速部署一整套支持交匯精準定位的測向系統,極大提高對干擾信號查找和發現的效率,可應用于各種重大活動無線電安全保障場景,以及電磁環境復雜、同頻干擾較多的城市市區、邊境、港口、沿海、機場、車站等區域。
除了無線電安全的“隱身保鏢”外,還有氣象監測的“天氣衛士”。位于成都高新區天府新谷的四川省天鏈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就為成都大運會“量身定制”了一整套人工影響天氣的多網融合通信網絡。
“眾所周知,如果比賽時出現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會對室外比賽項目造成影響,為此需要提前進行人工氣象干預。我們這套系統主要是在氣象部門預測到將出現不利于比賽項目的天氣時,讓人工干預更加安全、快速、有序。”天鏈星通董事長王天寶說。
這套系統以“人影多網融合通信系統”為“神經中樞”,“人影催化彈安全管控”解決方案、“人影多網融合安全通信指揮調度系統”“人影固定作業點安全管控系統”和“氣象臺站測場無人值守系統”等產品作強有力輔助,這一整套“氣象衛士”將為成都大運會提供氣象服務。
厚植科技企業成長沃土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舉辦,這是繼北京大運會、深圳大運會之后,中國第三次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智慧大運”是成都大運會的重要理念,大運會籌辦以來,科技元素已成為一大特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以智能機器人為例,郭驥表示,為有效保障大運會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我們在賽事保障、輔助訓練、生活服務等方面都引入了智能機器人。大運場景中的“機器人總動員”將勾勒出一幅科技賦能賽事的智慧圖景。
成都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翼表示,根據《科技賦能大運行動方案》,將重點圍繞主場館、大運村等空間,在場館建設、賽事保障、數字觀賽等方面,實施共計170余項技術產品,覆蓋30余個場館,為辦賽、參賽、觀賽提供科技支撐。
目前,已有16家企業的科技產品、技術獲得了大運執委會相關工作部認可,成為大運贊助商、供應商。在智慧生活、綠色出行、訓練輔助等方面為大運客群提供可知、可感、可視的科技體驗。
其中,成都高新區的“智造”產品和服務成為科技賦能大運會的重要貢獻力量。成都高新區科技企業“組團參賽”,成為大運會賽場上的另外一支“特別代表隊”。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多角度出臺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創新發展。“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是‘創新創業主體’,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最優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和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厚植科技企業成長沃土,已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并不斷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鏈條,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數據顯示,2022年,成都高新區市場主體規模快速增長,市場主體累計存量達33.14萬戶、同比增長25.8%,其中企業20.54萬戶、同比增長20.64%。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高新區累計培育上市企業6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位居中西部前列。
2022年,成都高新區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320家,凈增量首次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3900家、增長約25%,穩居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目前,成都高新區已擁有產值上千億元的工業企業3家、百億級企業6家、制造業上市企業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
不僅如此,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四川省新增5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成都新增2家,均位于成都高新區,分別為盈創星空金融科技孵化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孵化器130余家,面積達540萬余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0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1家、省級孵化器10家、省級眾創空間12家。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始終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牢固樹立“科技即產業”的理念,在科技工作體系、創新能力、創新載體建設三個方面集中發力,營造“處處可創業人人愿創業”的良好生態,打造企業和人才創業圓夢高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