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股東突然取消自行召集的臨時股東大會,同濟科技前兩大股東之爭,持續多日之后終于走向平息。
同濟科技7月5日盤后公告稱,第二股東上海量鼎實業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量鼎實業”)決定先行取消7月7日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此前一日,同濟科技連發多則公告,包括上半年業績預告、新簽合同、多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力證公司基本面穩定。
(資料圖)
同濟科技大股東上海同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同楊”)與二股東近期發生紛爭。稍早前,在該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提交表決的17項議案全部被公司第二大股東量鼎實業及多名中小股東否決。隨后,二股東還發起意在撤銷現任董事會的臨時股東大會,原定于7月7日舉行。
受此風波影響,公司股價7月已累計跌去7.41%,5日收盤股價報10.37元/股,市值為64.79億元。對此,同濟科技5日在媒體會上表示,將積極做好經營,保證業務穩定進行,更主動積極地向市場傳達最新信息。
股東之爭風波暫停
同濟科技7月5日晚間公告稱,從維系上市公司經營環境、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的角度,公司第二大股東量鼎實業決定取消原定于7月7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
臨近7月7日,臨時股東大會突然取消,引起投資者關注。記者第一時間撥打了上海同楊和量鼎實業的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有投資者質疑,臨時股東大會取消后,未達成共識的議案如何解決?對此,量鼎實業在最新的公告中稱,后期將繼續按照推動上市公司轉型升級,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整體訴求的角度出發,與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做進一步深入溝通,爭取早日達成各方可以接受且使上市公司受益的方案。
公開信息顯示,自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后,量鼎實業多次提交議案但未獲通過。2021年股東大會上,量鼎實業臨時提名耿彥博等人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但遭到股東大會否決。耿彥博為量鼎實業的實際控制人。
今年5月,二股東量鼎實業再次提交提交臨時議案,審議包括罷免同濟科技董事長余翔、總經理駱君君、官遠發、高欣等董事,以及應禮敏、陸美紅監事職務,選舉鄭偉強等人擔任公司董事等議案。量鼎實業還在上述議案中指責同濟科技董事會存在多項問題,并隨后發起原定于7月7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
經營層力證業績穩健
就在5日下午,同濟科技召開媒體交流會,針對外界關心的熱點回答記者提問。在交流會現場,公司多位董監高出席。
對于大股東與二股東之爭,公司董事、總經理駱君君在交流會上表態,充分尊重股東的選擇,但干擾到公司正常經營工作已屬不太理性的行為,股東若無法達成一致,經營層表示比較擔憂。
此外,針對量鼎實業質疑公司2022年業績下滑嚴重時,同濟科技表示,公司2022年度業績下降主要是受外部環境及房產開發項目周期性結算影響。2022年公司經歷長時間的停工停產,項目建設進度延遲,影響大部分項目的交付;復工復產后,公司經營層通過各種方式全力支持業務推進和項目拓展,竭力降低對經營業績的負面影響;扣除上述因素,公司業績基本保持平穩。
關于量鼎實業提出的董事會“管理及經營能力不足”的說法,駱君君表示,“公司的發展離不開過往歷屆董事會的努力,不可否認我們也在吃‘老本’。如果沒有之前的業務基礎,同濟科技也無法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我們也希望在換屆時,下一屆董事會能吃上我們的‘老本’,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挖掘新的增長點,我也會感到很欣慰。”
此次風波影響有多大?駱君君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股東未能達成共識,影響到公司的具體經營能力了。“對投資、融資等多項具體業務都有影響,至于影響多大,我們內部也在做評估。總的來說有一定壓力。”駱君君直言。
股東之爭影響到公司的日常經營,同濟科技經營層此前發表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力證公司業績穩健。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預計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78億元-2.08億元,同比增加122%-159%;公司上半年新簽施工合同額約人民幣25.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0.74%。
駱君君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新簽合同數額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從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公司的整體發展還是積極向好的,我們也相信在全體股東的支持下,公司能夠進一步抓住當前發展機遇,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