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轉型陣痛期之后,壽險轉型之路將何去何從?
(資料圖片)
太保壽險是行業內較早開始轉型的壽險公司。自去年1月1日正式啟動的“長航行動”一期18個月路線圖已正式收官。據了解,下一步,太保壽險的“長航行動”轉型工程將進入第二期。
在7月4日下午舉行的資本市場開放日上,太保壽險管理層首次詳細披露了轉型二期工程的詳細計劃。太保壽險董事長潘艷紅表示:“轉型二期的核心設計思路是圍繞內勤轉型,進一步體系化支撐外勤轉型。”但同時,轉型一期的工作也不會停止,會和二期工作相輔相成,進一步支撐生產力和新動能的打造。
首次披露轉型二期路線圖
2023年6月30日,“長航行動”一期收官。走過了去年上半年較為明顯的轉型“陣痛期”,去年下半年開始,太保壽險的轉型成效已從數據中顯現。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下半年,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速13.5%,在7家上市險企中首家回正;2023年一季度增速16.6%,同樣在上市同業中領先;在代理人隊伍方面,2023年一季度核心人力月人均收入同比增長64%,超過兩倍社平工資。
“我們一期工程歷經18個月,過程中確實有非常大的挑戰,也有很多的壓力,但是我們已經走過了‘至暗時刻’,今天初見成效。一期工程如期達到了當初的設計期望。”潘艷紅表示。
在太保壽險轉型承上啟下的關鍵年,轉型二期的項目將從聚焦外勤轉型轉變為聚焦內勤轉型,核心動作則是組織變革。
“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保姆式’的內勤管理方式,和我們希望推動外勤進行自主經營、專業銷售的新經營模式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越來越不匹配。因此,我們需要全面、徹底地轉換內勤的管理模式,打造組織新形態,來匹配外勤的內生式專業銷售模式。”潘艷紅解釋稱。
潘艷紅表示,近日,太保壽險的核心管理層已經就第一輪的組織變革方案進行了討論。根據太保壽險的組織變革頂層設計,并不是簡單做減法,而是“加、減、乘、除”并用。具體而言,太保壽險將加大重點及潛力地區發展力度,加強產品服務融合轉化,加速優秀人才成長;將權責利匹配前線和隊伍,激發活力、釋放生產力,在服務一體化、營運集約化方面也會針對項目來推動,提升客戶體驗和營運效能,產生“乘數效應”;另一方面,精簡與優化流程,縮減客戶需求響應時效;業務上剔除劣質業務,隊伍上加大市場化機制優勝劣汰,機構上則聚焦重點、優化弱體。
據潘艷紅透露,第二期轉型工程和一期一樣,目標時長也是18個月。
下半年將進行產品轉型,分紅險做主打
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表示,在轉型進入第二階段之后,管理層關注的指標依然未變,仍然是產能、核心人力、新人招募、新人留存以及繼續率等指標。
不過,蔡強稱,相比而言,下半年會更加關注新業務價值率這一銷售能力指標。
相對而言,保障型產品及長期儲蓄類產品更為難賣,需要較高的銷售能力來匹配。在這一背景下,蔡強坦言,對太保壽險的產品結構并不滿意。“目前我們80%-90%的產品都是傳統型產品,今年我們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產品轉型。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最好的產品組合是1/3保障類產品,1/3傳統型產品,1/3分紅型產品。”
在蔡強看來,目前人身險預定利率從3.5%到3.0%的切換期就是產品轉型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如果按照通脹水平來看,作為長期儲蓄,分紅險一定比3.0%預定利率的傳統險要好。在預定利率下降至3.0%之后,分紅險的吸引力會明顯提高。在這次產品切換后,我們要將分紅險作為下一步創新主打的產品來推動。”蔡強表示。
根據太保壽險管理層介紹,在此輪預定利率下調的過程中,太保壽險有超過100款產品受到影響,其中大部分的切換產品已經完成了研發,接下來會逐步分批替換原有產品,保持整個切換期的穩定。
“對我們負債端來說,預定利率下調是好事,監管幫助我們把利差損風險降低了。在市場普遍降息和客戶資產再分配的背景下,保險產品還是會有需求。我們的客戶調研發現,客戶把保險資產作為長期資產來配置的趨勢在上升。”蔡強表示,“我們非常歡迎預定利率下調,同時也對下半年有信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