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貿組織(WTO)和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最新聯合報告《服務貿易促進發展》中統計數據,2005~2022年,中國和印度在全球商業服務出口中的份額翻了一番,分別從3.0%和2.0%增至5.4%和4.4%。
WTO總干事伊維拉和世行行長彭安杰并在該報告的前言中表示:“有必要重新啟動服務業的國際合作。”
(資料圖)
報告還稱,恢復國際合作有助于促進所有WTO成員有效參與服務貿易談判。
該報告顯示,旅游和電信等服務業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服務貿易的壁壘高于貨物貿易。同時,自 1997年達成電信協議以來,WTO成員尚未集體改善市場準入。
發展中經濟體服務業轉型明顯
報告顯示,盡管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服務貿易仍然是世界貿易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其中,數字化交付的服務以最快的速度增長,遠遠領先于貨物貿易增長。從1970年至2021年,服務業占全球GDP的比重從53%增加到67%。
報告還顯示,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發生在不同發展水平的經濟體中,并且可以看到農業的相對比重下降。
服務業轉型已明顯在發展中經濟體出現。在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中,服務業產出的增長已經超過了工業和農業的增長。
根據世行收入組別進行的分析顯示,1970~2021年期間,向服務業最為突出的轉變,發生在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經濟體中。在這些經濟體中,服務業占GDP比重分別從40%增長到56%,從59%增長到75%。低收入地區服務業的GDP份額在此期間經濟也有所增長,從36%增至42%。
報告顯示,2005年以來,全球商業服務出口增加了近 170%。而商業服務業出口增速在發展中經濟體和最不發達經濟體都更加強勁。
2005年至 2022年間,商業服務在最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增長良好,超過300%,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超過250%。
因此,發展中經濟體的份額在全球商業服務出口中顯著增加——從2005年的23.5%增至2022年的33.5%。
報告顯示,2005年至2022年,中國在全球商業服務出口份額翻了一番,從3.0%上升到 5.4%。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15840.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7%。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一季度,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6947億元,同比增長12.8%,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3.9%,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4155.7億元,增長18.7%;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增幅達276.4%。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2791.3億元,增長5.1%;增長較快的領域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其他商業服務,分別增長35.4%、20.5%。
旅行服務明顯恢復。一季度,旅行服務進出口3376.3億元,同比增長56.6%。其中,出口增長38.4%,進口增長58%。
印度成為醫療旅行熱門目的地
可以看到的是,從2005年到2022年,全球商業服務出口份額中來自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北美地區的全部下降了,而亞洲(從19.5%至24.2%)和中東(2.5%至5.4%)有所增加。
需要提到的是,商業服務貿易的擴大得到了信息技術行業進步的推動,這也許是互聯網全球擴張最好的例證:這增加了偏遠地區提供服務(包括跨境)的機會,例如提供商業、視聽、教育、分銷、金融和健康等相關服務。
“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進步的推動下,2005~2022年間,全球商業服務出口幾乎增長了兩倍,在此期間,服務貿易的構成發生了顯著變化,數字交付服務的出口增長了近四倍。”
報告舉例稱,在印度、南非和土耳其,與跨境服務出口直接相關的就業崗位占服務業就業崗位總數的10%以上,在服務貿易擴大的衡量標準下,發展中經濟體令人印象深刻的貿易表現的經濟體有中國、新加坡和印度等。
如前所述,其中,2005~2022年,印度在全球商業服務出口中的份額也翻了一番,從2.0%上升至4.4%。
報告稱:“印度已成為醫療旅行的熱門目的地,2009年至2019年接待了約350萬名外國患者。”來自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及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發展中國家的外國患者前往印度尋求成本較低、高質量的治療。
報告顯示,2018年服務業附加值占印度出口總額的51%以上。報告也提出,印度和菲律賓需要提高勞動力技能和再培訓,并投資國內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研發方面,以跟上快速變化的技術步伐,保持競爭力并在價值鏈上進步。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