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國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龍頭企業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艾迪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定價12.32港元每股。截至收盤,艾迪康報13.8港元,升漲12%,港股市值99.84億港元。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中國三大ICL之一,在全國范圍內擁有33家自營實驗室,組成的集成網絡為醫院和體檢中心提供4000多種檢驗服務,其中包括1700多種普檢項目和2300多種特檢項目。
招股書顯示,公司過往成長迅速,總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幣27.42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48.6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3.1%。經調整純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2020年的人民幣3.67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6.2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1%。非COVID-19業務收入由2020年的18.17億元增至2022年的25.76億元。
艾迪康上市后將接受資本市場的考驗,市場尤其關注新冠疫情后,國內ICL的高增速能否持續。此次,艾迪康的CEO高嵩先生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采訪。
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CEO高嵩
中國ICL行業的驅動力是什么?
高嵩介紹,與國際發達市場相比,中國ICL的市場滲透率仍然很低,僅6%;而在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德國和美國,ICL在整個檢測市場的占比在35%至60%不等。
“ICL行業在中國仍然處于剛剛開始起飛的階段,雖然它已經存在了十幾年。”高嵩說:“推動ICL行業發展的第一個核心驅動力就是檢測科技的發展。”
“從檢測數量和種類來看,ICL有規模優勢。像艾迪康這樣中國頂尖的第三方實驗室可以提供4000項檢測項目。而中國最頂尖的醫院可以提供的檢測項目數量遠遠無法達到這個規模。但美國一些ICL企業的檢測項目數量甚至可以達到更高。”
高嵩繼續介紹道:“其實檢測科技發展以后,醫院受檢測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去檢測那么多的項目,這給第三方實驗室提供了機遇。2018年的時候我們能做1800項,我們現在可以做4000項。這即是我們說的技術驅動因素。”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第二個是行業趨勢上的推動力,比如醫保的控費。ICL是醫療行業當中能順著國家醫保控費方向走的領域。”高嵩說道,“由于醫院的檢測不具備規模經濟效應,而醫保控費意味著終端價格的降低,因此醫院就會把很多檢測外包出來,去尋找經濟效益更高的地方,就比如說尋求與艾迪康合作。”
公司與其他ICL企業相比有何優勢或特色?
“艾迪康是國內三大ICL之一,三家企業各有特點。”高嵩說道:“艾迪康的運營效率是非常優秀的。我們在實驗室管理過程中,基本上是按照生產企業的流程去管理的。這使得我們的實驗室能更好的實現盈虧平衡。其實在擴張的過程當中,運營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艾迪康的管理團隊是來自各個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在執行力和系統化管理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在財務風險控制管理方面也更加有效,這些能力體現在應收賬款天數、現金流的轉化率等指標上。”
高嵩同時介紹道“艾迪康更愿意關注下沉市場,尤其是縣域市場或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等。”
上市后將如何推動企業繼續增長?
針對上市后艾迪康的業務將會如何增長,高嵩表示,艾迪康會繼續增加業務研發投入。包括進一步提高檢測能力及組合;通過戰略性開拓尚未開發的市場拓展我們ICL網絡的廣度與深度;繼續開發新檢測方法并運用創新技術;進一步優化IT基礎設施以及自動化實驗室流程及物流;選擇性地尋求戰略投資及聯盟,以及其他新興增長機會。
此外,艾迪康還將發力具有高價值、高技術平臺能力的“特檢”業務。高嵩說:“我們過去幾年當中的特檢業務增長率是比較高的,特檢的持續增長能夠帶動未來更好的發展。”
高嵩同時強調,“特檢業務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增速高于整個ICL市場,而且毛利更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預計中國ICL市場2021年至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8%,其中特檢業務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3%。他表示,“特檢代表了檢測科技的發展,治療水平的提高,醫學科技的進步。因為很多的新的技術平臺不斷推陳出新,包括現在藥企各種新的靶點、新藥機理的研究需求,就會需要新的檢測項目,這些都會推動整個生命科學往前走。”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他還透露,上市也將有助于推動艾迪康的業務發展,包括與合作伙伴、例如腫瘤精準診斷公司Guardant health的合作,以及潛在的收并購機會。
去年6月,艾迪康和Guardant Health,達成戰略合作,為中國進行臨床試驗的生物制藥公司提供Guardant行業領先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CGP)檢測服務,并向艾迪康授權成為Guardant專有的液體及組織活檢檢測在中國的獨家授權商。而上市后不斷提高的品牌聲譽,或能帶給公司更多的市場合作機會。
“此外,艾迪康也將在IT方面繼續加大投入,以及關注AI等新技術。”高嵩如是說道。
公司上市后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艾迪康經調整凈利為3.67億元、4.51億元和6.21億元。
在談到如何看待上市后投資人對高利潤率的追求時,高嵩認為,ICL行業是可以做到高毛利的。“由于成本主要是前期固定資產和人力成本的投入。你會發現只要一過盈虧平衡點以后,你的毛利一下就可以提高了,因為當固定成本攤銷以后,就只剩下變動成本。”他說道,“當你的銷量快速增長的時候,盈利能力的提高理論上會比銷量的增長更快。另一方面,ICL企業也在通過規模的提升來爭取對上游行業更大的議價權,從而可以推動試劑成本的快速降低。”
此外,增加特檢業務的占比,也是提升ICL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雖然艾迪康特檢業務起步較晚,但這兩年的發展非常快,對公司非新冠檢測業務的貢獻越來越大。高嵩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持續提升特檢業務的規模,實現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
最后,高嵩認為對于ICL企業來說,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差異化競爭,并提升運營效率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此外對于政策方向的把控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