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實現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重啟中國及全球經濟的增長,成為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討論的熱點。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科技創新、全球化、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下的企業發展路徑。綠色發展包括布局光伏等綠色產業,中國光伏晶體和晶片產能占全球85%以上,要繼續保持高的產能占比,就需要在海外建立工廠。
海外建廠穩住產能全球占比
李東生說,TCL中環(002129.SZ)在全球光伏晶體和晶片行業的市場份額超過20%。前段時間,TCL中環宣布和沙特的合作方簽約,將在沙特建一個晶體和晶片的工廠。這是TCL中環首次在海外建立晶體和晶片工廠,項目簽了協議,后續還有很多的籌備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TCL中環選擇把海外首個晶體和晶片工廠布局在沙特,是因為當地的日照時間長、供電充足,同時可以就近向歐洲等市場供應。
“未來光伏產業也會在其他(海外)地區尋求布局的機會。”李東生說,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成長非常快,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球占據優勢,晶體和晶片產能占全球市場85%以上。“未來中國晶體、晶片的產能在全球要保持一個高的比例,必須要在海外建立工廠。TCL中環未來國內和海外業務要平衡發展,海外布局也許會更大一些。
TCL中環三年前還通過參股Maxeon推進全球化,目前是Maxeon兩大股東之一。Maxeon在光伏電池組件方面有一些先進的專利技術,主要業務在海外,在北美市場業務量較大。Maxeon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布局了生產工廠,正考慮在美國開設工廠。
“中國仍然要走全球化道路,世界工廠要走向世界市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攀綱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說,國際形勢使中國企業提前推進跨國化。
智能制造提升成本競爭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在達沃斯論壇期間則表示,未來中國制造業“做強”的三個關鍵點是智能、零碳和服務。中國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后,服務業比例上升,如果要保持制造業占比,必須走高科技之路,智能制造大規模應用前景可期。產業鏈全面綠色化、零碳化也蘊藏機會,包括發展光伏產業。發展工業服務業是另一個機會點。
最近,硅片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有人認為光伏產能過剩。“我們是賺‘雞蛋殼’的錢,成本競爭力很重要。”TCL中環相關人士說,應對行業波動,一方面要生產大尺寸硅片等高品質產品;另一方面,通過生產自動化來降本增效;此外,延伸產業鏈,擴大海外市場業務。
第一財經記者在TCL中環控股的天津市環歐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工廠內看到,該廠主要生產G12大尺寸硅片,自動化生產程度高。切片機把長90公分的單晶硅棒用金剛線切為4000多片單晶硅片,2小時切完一條棒,每片硅片約2條頭發絲厚。廠內這樣的切片機有300多臺,24小時自動切割。不僅切片,脫膠、清洗、檢驗、包裝的環節也是自動化的。
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TCL中環的光伏硅片年產能2022年底達到140GW,預計2023年年底將進一步提升至180GW。李東生說,TCL中環將不斷通過研發創新,降低光伏產品成本,推動光伏發電進入“平價時代”。
下一步,TCL中環會借鑒Maxeon在光伏電池組件方面的疊瓦等技術,在廣州開發區投資建設一個25GW的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向下游光伏電池領域延伸,計劃用12個月建成。該項目投資106億元,主要生產G12 N型TOPCon電池,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60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