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弱,美元兌在岸人民幣匯率一度逼近7.3,匯率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資料圖片)
6月30日,央行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總第101次)例會于6月28日在北京召開。
作為下一階段政策的風向標,在匯率方面,會議指出,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防止匯市“羊群效應”聚集
與一季度相比,本次例會對人民幣匯率有了新的提法,在繼續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同時,著力強調“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
Wind數據顯示,6月30日下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28元關口。市場對匯率貶值擔憂進一步加劇。
東方金誠宏觀首席分析師王青表示,考慮到近期人民幣貶值勢頭有所加快,為防止匯市“羊群效應”聚集,不排除監管層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乃至動用其他匯市調控工具的可能。需要指出的是,這并非是要守住某一個具體點位,而是旨在控制貶值速度,避免市場情緒一邊倒、極端化。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認為,811匯改后,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在不斷增強。2016年11月突破6.90,2020年5月突破7.10,2022年11月突破7.24,匯率彈性的不斷增強也是釋放經濟壓力的過程。展望后續,內外部因素短期困擾仍在,人民幣短期承壓。在海外高利率環境中我國降息,這已表明了國內經濟修復以我為主的政策導向。中長期看海外緊縮放緩是必然趨勢,國際收支順差規模較為平穩,政策支持下經濟有望平穩增長,對匯率支撐作用也將逐漸顯現。
不存在貶值一致性預期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本輪匯率走貶主要由外部因素主導、內部因素推動所致。境內美元流動性轉緊,國內增長動能預期走弱,隨著新一輪穩經濟政策舉措陸續出臺,鞏固基本面回升向好態勢,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有望逐步趨緩。
民生證券認為,6月人民幣貶值持續,原因是前期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因素未有改善:一是政策期待落空,市場悲觀情緒并沒有出現反轉;二是6月是企業購匯分紅需求旺季,不排除匯率短期內出現超調。企業短時間內集中購匯,容易形成“購匯-貶值”的反饋機制,加速人民幣匯率走弱,甚至將匯率推至大幅偏離經濟基本面的水平。好消息是,目前外匯市場并不存在貶值一致性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央行逆周期調節因子對中間價影響已經明顯加大,中間價與市場一致預期偏離程度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民生證券預計,當前人民幣匯率形勢已引起央行重視,需要央行啟動管理工具。如果突破市場心理預期博弈關鍵點位,緩解貶值壓力的方式可能是,啟用外匯流動性調節工具,短期內維穩匯率走勢。
王青判斷,在下半年國內物價水平有望持續處于溫和狀態的前景下,單純的人民幣走弱不會實質性地影響國內貨幣政策取向。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會將貨幣政策獨立性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如果下半年需要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降息降準都有空間。與此同時,當前適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釋放貶值壓力,也能更好發揮其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更重要的是,下半年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會有效提振經濟復蘇動能,而這正是對人民幣匯率最有效的支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