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騰訊、網易、米哈游發布了暑假未成年人限玩日歷,在7-8月的暑假期間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間共計26小時。
具體來看,暑期共計26個周五周六和周日,每日平均限玩時長為1小時。
這是“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實行以來的第二個暑假。
(資料圖片)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所有網絡游戲企業被要求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防沉迷新規后,游戲產業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據伽馬數據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游戲企業防沉迷系統已經覆蓋九成以上未成年游戲用戶,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戲時長在3小時以內。
在具體措施上,游戲防沉迷主要圍繞實名認證展開,同時結合人臉識別、適齡提示、家長監管平臺等多項舉措,來幫助未成年人規避游戲沉迷現象。
此次發布限玩日歷的同時,網易官方還提到在暑期會使用“AI巡邏員”輔助識別未成年游戲行為。據介紹,網易游戲這項AI未成年保護系統基于深度學習大模型開發,具備AI識別未成年保護系統和干預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費模型。
網易游戲AI巡邏員的一大功能是基于未成年行為精準判斷疑似未成年玩家。有部分未成年玩家通過成年人證件注冊賬號可以繞過實名認證,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進行多方面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從玩家在游戲中的行為特征,來判斷疑似未成年玩家,及時進行攔截管控,并輔以人臉識別進行高效驗證。
AI巡邏員的第二大功能是24小時巡航,可以發現并提前干預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費行為。據悉,AI巡邏員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等,提前預測疑似未成年玩家的不理性消費行為,在消費發生前,以調起人臉識別等方式介入干預,實現攔截。
除網易外,騰訊游戲此前也將AI技術應用到了未成年人保護領域,通過AI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判斷實際游戲用戶是否為未成年人,并通過AI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二次核驗,減少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注冊賬號進行游戲的情況。伽馬數據報告顯示,在持續的優化升級下,騰訊人臉識別日均攔截率從72%上升至82%。
從目前各大企業公布的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和流水占比來看,數據在逐年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騰訊游戲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長和流水的占比均創下歷史新低,分別為0.4%和0.7%。這一數據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了96%和90%。
騰訊在財報中幾次披露了未成年人游戲相關數據,在2021年三季度財報中,騰訊曾披露,于2021年9月,未成年人在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時長的占比為0.7%,較2020年9月的6.4%顯著下降;未成年人在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流水的占比為1.1%,較2020年9月的4.8%顯著下降。
此前2021年Q2電話會議上,網易透露其未成年用戶消費流水占比不足1%。三七互娛同樣在2021年8月表示,其未成年人充值流水占比低于萬分之五。
在取得成效的同時,當下未成年防沉迷仍存在一些繞過防沉迷監管的途徑,以及家庭監管和黑灰產層面的問題。
在游戲產品層面,大部分游戲對于未成年用戶的識別依賴于賬號注冊時用戶提供的身份信息,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進行注冊時,會直接導致防沉迷系統對該部分用戶失效。
伽馬數據顯示,超過35%的家長允許孩子用自己身份注冊游戲賬號,直接或間接地協助未成年人超時游戲。而在家長允許外,未成年人也常會通過冒用其他親戚、朋友等成年人身份信息的方式來繞過企業防沉迷系統監管,冒用身份信息是限制防沉迷系統發揮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黑灰產業層面,游戲賬號交易、銷售破解版游戲等行為直接對游戲防沉迷工作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賬號交易讓部分未成年人可通過購買賬號繞過防沉迷系統監管,售賣破解游戲則是為未成年人繞過實名認證提供了另一途徑。
此外,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文藝批評中心主任孫佳山還表示,未成年人保護不能僅僅滿足于停留在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間、游戲行為的簡單限制,而是更應從未成年的身心發育背后的各階段行為邏輯、心理特征等角度入手,找到科學的規律,進而加以積極的、正面的引導,既充分滿足其一般的文娛需求,也間接促進其更好的成長發育。在這個意義上,我國游戲領域對未成年的有效保護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