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鉑族貴金屬被稱作“工業維生素”,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鉑族金屬需求持續增長。
“2023年上海臨港片區總產值約在4500億左右,這些產業與鉑族金屬工業息息相關,對鉑族貴金屬的應用場景、科技創新都起到極大地推動作用。”這是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華在2023上海鉑金周期間提到的信息。
6月27~28日,2023年中國鉑族金屬市場峰會召開,袁國華介紹,鉑族貴金屬與臨港產業的發展高度耦合。目前臨港新片區已經形成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氫能等前沿產業集群,有些產業集群已經過千億級。
臨港新片區將鉑族貴金屬作為未來產業來打造,專門成立了上海臨港鉑族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臨港鉑族金屬新型國際貿易和創新中心項目。未來將依托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新型國際貿易,利用科技推動鉑族貴金屬產業形成更大的產業集聚的發展優勢。
除了產業和科技創新,在鉑金交易市場建設方面,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余文建在會上介紹稱,近年來國內鉑金市場穩步發展。一方面,在汽車、石油化工、醫療電子等傳統行業,以及“雙碳”目標引領下的綠色能源,特別是氫能產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鉑金的工業需求進一步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更多鉑金產業鏈企業和貴金屬零售商加入拓展鉑金投資市場的行列,鉑金的投資需求也持續走高。
“交易市場作為服務鉑金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一環,承擔金融基礎設施的重任,有效保證國內鉑金供應的穩定順暢和生產企業的用鉑安全。” 余文建強調,早在2003年上海黃金交易所上市了鉑金現貨合約。從2020年起,鉑金現貨合約交易量連續三年創下新高,2022年達到了124.37噸(雙邊),創歷史新高。
鉑族金屬的具體應用方面,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鉑金獨特的催化屬性,可應用在在質子交換膜(PEM)技術中,提高燃料電池的氫氧電化反應效率;同時鉑金用作燃油車催化轉換器,幫助降低有害排放。在鉑族金屬市場上,中國是全球最大鉑金消費與進口國,鉑金消費占全球近30%。
“鉑族金屬將繼續幫助世界解決眾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全球去碳的挑戰。”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下稱WPIC)首席執行官特雷弗·雷蒙德(Trevor Raymond)在會上表示,且在未來,氫能會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世界擺脫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鉑族金屬在氫經濟中也會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通過水解的方式,從可再生的資源中產生氫氣,從而進一步驅動燃料電池的叉車,以及燃料電池的乘用車。
鉑金需求前景來看,特雷弗·雷蒙德會上分析稱,鉑族金屬在太陽能電池板方面的應用令鉑族金屬的需求量增加了25%,WPIC預計中國對鉑金用量的需求將會達到300~400萬盎司,未來15年間達到300~400萬盎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