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險國際板的啟動正值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的窗口期,類似風險在境內外的費率差較大使得境外保費有向境內分保的需求。
(資料圖片)
近日,全球保險經紀(Marsh)公布一季度全球保險市場指數(下稱“指數”),披露了中國境內和全球市場商業保險費率的走勢差別。
全球商業險費率連續22個季度走高
指數顯示,全球商業保險價格在2023年第一季度環比上漲了4%,漲幅與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已連續22個季度走高。
來源:達信2023年一季度全球保險市場指數
從指數所披露的商業保險四大業務線來看,除了財務及專業責任險費率略有下降之外,其他三大險種財產險、網絡風險保險以及意外責任險均呈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前兩者的費率環比呈現10%及11%的兩位數漲幅。
具體來說,2023年一季度,全球大多數地區的財產險價格都有所上漲,其中美國居首,上漲17%,高于上一季度11%的漲幅。平均而言,財產險的價格在2023年第一季度上漲10%,高于2022年第四季度7%的漲幅。
另外,全球最大網絡風險保險市場表現尤為突出,美國和英國的網絡風險保險價格分別上漲了11%和10%,而上一季度這兩個市場的漲幅分別高達28%和34%。意外責任險的價格則上漲3%,與上一季度持平。
與之相反的是,全球財務及專業責任險的價格已連續三個季度下行。受到美國和英國費率進一步走低的影響,全球財務及專業責任險的價格在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下跌5%,而上一季度下跌6%,跌幅有所收窄。這一險種的費率連續下降也使得近幾個季度全球商業險的總體費率環比增速趨于平穩,從2020年第四季度22%的最高峰下降到連續兩個季度的4%。
中國境內商業險費率與全球走勢分叉
“因為疫情、地緣沖突、通脹等因素,全球直保和再保的費率近幾年一直處于上升通道。相對而言,我國境內市場費率水平相對平穩,因此目前類似風險在境內外的費率差較大。”一名再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指數顯示,從地區來看,2023年一季度全球商業保險價格環比漲幅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是最高的,達到8%。相對而言,亞洲地區則最低,僅增長了1%,較上一季度2%的漲幅繼續放緩,其中中國地區最近三個季度均呈現環比略下降的態勢,今年第一季度更是下跌2.5%。
從四大細分險種來看,中國地區第一季度除了在網絡風險保險的費率上環比持平之外,在財產險、意外責任險以及財務及專業責任險三大分類下,費率均有2.4%~3%的環比降幅。
“造成中國境內保險費率走勢和境外市場不一致的因素很多,有宏觀經濟因素上境內外通脹環境的不一致,也有細分險種的市場差別,例如網絡風險保險在我國發展還非常初期,自然不會有太大漲價。又如意外險市場在國內競爭非常激烈,那費率自然也上不去。但像董責險,在新《證券法》的背景下就會有量價齊升的情況。”一家外資財險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從亞洲保險市場的整體費率走勢來看,指數顯示,意外責任險是商業險四大細分險種中唯一與中國市場一樣呈現費率環比下降態勢的險種,降幅達2%,高于上一季度1%的跌幅。
達信分析稱,責任保險公司希望在第一季度漲價;然而,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來看,承保能力都保持充裕,因而導致激烈的競爭,使費率在保險期滿之前一直保持穩定,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有所下降。同時,亞洲工傷保險和機動車責任保險的價格具有競爭力且保持穩定,在某些國家甚至出現降價。
而巨災風險方面,則是境內外保險公司均會碰到的挑戰。達信表示,對于亞洲大多數保險公司而言,一月份的自然巨災合約再保險續轉充滿了挑戰,自留額水平和定價都受到影響。保險公司尋求降低風險,連帶營業中斷保險、網絡風險保險等險種的承保范圍也受到限制。
對于亞洲的董責險市場而言,指數則顯示,董責險的價格在第一季度趨于穩定,大多數非美國風險可獲得最高10%的價格優惠,這是因為更多承保能力流入市場,為美國上市公司的董責險業務提供了支撐。
承接境外保費,國內險企也需修煉內功
境內外類似風險的費率走勢差異無疑意味著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的到來。因此,無論是國內保險公司還是眾多外資再保險公司對再保險國際板均充滿期待。
前期再保險國際板的籌備期就可以看出國內的大型財產險直保公司、再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對國際板的興趣。據了解,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國壽財險、中再產險、慕尼黑再保險、前海再保險、五洲經紀、江泰再經紀、達信經紀和韋萊經紀等多達22家保險機構參與共建了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在進行跨境分入業務時,也應關注開展國際業務所面臨的風險,海外的巨災風險往往導致更高的保險賠付,同時海外的通貨膨脹風險也可能引起今后賠付責任的增加,保險公司要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避免過高的海外風險暴露對業務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在拓展海外市場,吸引境外保費的過程中,國內的財產險公司也要在專業和精細上繼續修煉內功。
“目前全球商險公司正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并面臨持續的長期挑戰:高通脹、利率波動、凈零轉型、不斷演變的風險性質、持續收緊的承保能力以及收縮的勞動力市場,其中很多也正是當下中國財產險行業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但與此同時,中國財產險行業也正處于戰略機遇期。”麥肯錫表示。
綜合業內人士觀點,中國險企還需要避免同質化競爭,打造自身獨特優勢,塑造專業化品牌形象和價值主張;同時,新興風險不斷產生,險企需要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并深入研究不同風險,加強對全球風險的識別和管理,避免分入了“壞業務”;最后,中國商險人才短缺更為嚴重,攫取“人才紅利”成為險企制勝未來的關鍵,在進軍國際分入業務時,險企需重視引進在某些特殊領域有專長的再保險人才或專業團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