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由于英國脫歐、公司稅增加以及一年來英國激烈的政治動蕩,美國企業持續第三年對英國的投資信心下降。
這項調查是由英國美國商業協會(BritishAmerican Business)進行的,在1到10的范圍內,在英美企對英國的平均信心評級從2022年的7.3降至6.5,與2021年相比,此次信息評級有加速下降趨勢。
相比之下,英國企業對美國的信心仍然很高,接受調查的英國企業對美信心評級為8.4。
(資料圖)
英國美國商業協會首席執行官愛德華茲表示,雖然美英貿易依然強勁且整體情緒樂觀,但美國企業對英國的看法明顯轉向負面。“過去三年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顯示美國投資者對英國的信心有所下降,而且去年的下降幅度大于前兩年,這令人擔憂。”他稱。
近期大量全球在英企業的高管也對在英經營表達了擔憂,紛紛抱怨英國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投資吸引力下降。
美企對英國商業信心不足
根據英國方面數據,美國仍然是英國最重要貿易伙伴,每年的貿易額約2790億英鎊。
英國美國商業協會的報告發現,在英美企仍然“一直關注”英國脫歐對英國造成的影響,并將“改善歐盟與英國的關系”列為美企希望英國政府予以解決并吸引投資的首要任務。
研究發現,“盡管英國首相蘇納克努力重建信心”,當被問及英國政府促進經濟增長和生產力的能力時,美國企業給英國的信心評分僅為5.8分(滿分10分)。“政治風險是美國投資者在英國的一個重大擔憂。”該調查稱。
同時,英國政府將公司稅率從19%提高到25%,是受訪企業另一個擔憂的方面。超過一半的受訪美國企業表示,這將影響他們對英國作為經商目的地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結果還是在蘇納克上周訪美后做出的。美國總統拜登與蘇納克簽署了一份新的《大西洋宣言》,旨在增加兩國在人工智能(AI)、關鍵礦產、清潔能源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蘇納克稱贊該協議是“前所未有的、新時代的新經濟伙伴關系”,他還著重強調了美國承諾對英國投資140億英鎊(約合1251億元人民幣)。愛德華茲認為,雖然宣言充滿了值得稱贊的意圖,但缺乏具體協議。
英國商業和貿易部對這份調查表達了不同意見,稱美國在過去二十年一直是英國最大的單一投資者,且“普華永道在去年的一項調查將英國列為美國商業領袖最重要的市場,而安永最近的一份報告將英國列為歐洲金融服務的首要投資目的地”。
不過,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法國在2022年吸引了1259個投資項目,位居第二的英國吸引了929個,20年來,法國首次在新的外資直接投資(FDI) 項目中超過英國。
根據經合組織(OECD)數據,截至2022年,流入英國的FDI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2015年的1.3%降至 0.5%。
在英國發展的醫療保健軟件企業家瓦達特(Vahdat)表示,在上屆英國政府任職期間,他經常與公務員和部長保持聯系。現在,每當他接觸政府和其他部門的聯系人時,他的印象是他們太忙了,無法處理他的查詢和建議。“法國在稅收優惠方面一直非常非常有說服力,真的在努力打開大門和機會。 美國也是如此,在英國,沒有人提供任何東西。 如果有的話,他們正在拿走東西。”他稱。
脫歐帶來的混亂
對于英國的營商環境,企業的微觀感受似乎印證了調查結果。
一位正在英國醫療行業進行創業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選擇英國進行創業是在英國脫歐之前,當時看好英國作為進入歐盟的優良平臺以及英國的初創氣氛,但是英國脫歐之后,營商環境因為頻繁的政府變更而變得混亂,今年英國芯片巨頭arm等企業,放棄在英國上市的消息給初創圈很大震撼,雖然提上市還言之過早,但是看富時100指數和即便是法國股市的區別,都在思考要不要換地方。
截至5月底,富時100指數今年僅上漲 0.8%,同期法國CAC40指數上漲10.87%,德國DAX指數上漲13.86%。美股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4.37%,標普500指數上漲9.53%。
美國制藥巨頭禮來 (Eli Lilly & Co.) 在5月暫停英國擴張計劃時表示,英國的營商環境難以吸引投資。微軟公司總裁布拉德·史密斯表示,英國阻止其收購動視暴雪公司的決定表明歐盟“對企業更有利”。戴森創始人戴森最近指責英國政府“可恥地忽視”科學部門。新冠疫苗生產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則表態,英國政府政策迫使他們到國外尋找工廠地點。
3月,英國科技行業上的“明珠”arm放棄在英國上市,轉而在美國上市。目前全球投行對該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的市場估值在300億至700億美元之間,這也是近幾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最值得關注的IPO。
而就在上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蘋果在內的近1000 家科技公司警告稱,英國在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等領域落后。
實際上,在脫歐后,英國即需要克服失去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的機會,又要對抗美國出臺的一系列補貼法案所在全球引發的“補貼競賽”。
英國Marks & Spencer董事長諾曼(Archie Norman )表示,從政府對美國綠色計劃的反應中可以看出英國政府明顯缺乏雄心,“這是競爭戰略的地震級行為。你不能坐視不理”。
“美國已經改變了參與規則,”波士頓咨詢集團增長中心主任魯帕雷爾表示:“感覺我們并沒有做出所需的那種回應。”
目前英國政府承諾的資金包括針對半導體研究的10 億英鎊資金等,這與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中760億美元的贈款、稅收減免和其他補貼,以及歐盟《歐洲芯片法案》中計劃的430億歐元投入都相差太遠。
現實中,英國也“發錢”乏力,囊中羞澀:英國經濟是七國集團(G7)中從疫情中復蘇最慢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勞動力比疫情前減少的國家。
同時,英國的稅收負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的,但公共服務資金仍然嚴重不足,8.7% 的通貨膨脹率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 而持續的通貨膨脹意味著英國政府債券是今年主要發達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債券之一。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英國經濟學家古德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英國,長期較高的通脹和利率拖累經濟增長,英國4月通脹意外大幅上行表明,核心價格壓力將比想象的更持久。“更具粘性的通脹意味著預計6月和8月將加息25個基點,然后在2025年降息之前暫停更長時間。”他解釋道,“通脹上升和貨幣政策收緊的前景也導致我們將2024年英國GDP增長預測下調 0.4 個百分點至 0.9%。”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