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6日晚間,北京疾控發布消息稱,近日北京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與西非地區。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多種猴類和猿類)和人是主要傳染源。人可以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還可通過胎盤從孕婦傳播給胎兒。
2022年5月,猴痘疫情突然出現并迅速蔓延到歐洲、美洲。2022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目前全球已有111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猴痘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研判后于2023年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彼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亦表示,雖然猴痘和新冠的緊急狀態都已經結束,但再度流行的威脅仍然存在。猴痘和新冠病毒都在繼續傳播,繼續危害生命。
有感染科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猴痘的傳播途徑比較單一,要預防的話并不難。
此次北京疾控亦表示,目前,猴痘對公眾的感染風險低,建議積極了解猴痘預防知識,做好健康防護。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觸。性接觸、特別是男男性接觸具有較高的風險。二是避免在高發國家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避免捕捉、宰殺、生食當地動物。三是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潔和消毒,做好手衛生。
另外,北京疾控方面也建議公眾做好健康監測,若在國內外有可疑動物、人員或猴痘病例接觸史,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一般可以選擇皮膚科,并告知醫生流行病學史,結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