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滬倫通”擴容為“中歐通”,赴歐發行GDR成為近兩年海外融資的熱點。第一財經統計顯示:截至最新,已有47家A股上市公司官宣赴歐發行GDR。
如何成功出海發行GDR,其中的關鍵是什么,在深交所2023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多位與會嘉賓對此進行了解析。
門檻更寬松、更簡單、更靈活
【資料圖】
5月16日,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類第6號: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指引》(下稱《指引》),該《指引》對境內公司境外發行GDR的定位、申請程序、規則適用、材料要求和實施安排進行了細化。
在深交所2023全球投資者大會上,英國年利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宏表示,《指引》釋放了三大政策信號:一是募集資金要投向主營業務,要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二是要滿足海外布局和業務發展的需要;三是更好的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艾德華(Jon Edwards)認為,中國部分新興行業非常受國際投資者青睞,對于這些行業的參與者來說,應該走出國門,和國際交易者展開更多的合作,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透明度。
“從中國飛到倫敦非常簡單,中國企業過來路演,跟國際投資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覺得會是非常好的趨勢,接下來兩年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過來。”艾德華說。
德意志銀行信托及代理人服務亞太區銷售總監、董事總經理吳濱認為,存托憑證的內在特色和優勢就是“互聯互通”,其搭建一個通道連接不同的資本市場。通過存托憑證的應用,新興市場國家的發行人可以直接登陸國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國際投資人也可以介入新興市場的股票標的,去獲取高增長紅利和投資收益。
目前,國際投資人進入中國A股市場的渠道大致分三類:一是QFII、RQFII;二是陸港通(即深港通、滬港通的北向通道);三是中歐通GDR。
“前兩類實踐更早,運行效果也非常好,但對投資人的準入門檻有一定的要求,另外還需要基礎設施配套,更適合規模較大或是經驗豐富、已在香港、內地設有分支的國際投資機構,相比而言,GDR對于投資人來講準入門檻更靈活、更寬松、更簡單。”吳濱說。
另外,QFII、RQFII以及陸港通的通道更多側重于二級市場交易,而GDR的發行是一級市場動作,與IPO類似,都是發行人的主動出擊。
“對于發行人來講,這是積極主動地、系統深入地接觸境外目標投資者的過程,在發行交易完成以后,發行人駕馭國際資本的能力、與境外機構投資人溝通技巧的掌握都可能會有較大的提升,這有利于發行人未來在國際資本市場登臺亮相,持續展現亮點和發展潛力。”吳濱說。
海外募資海外用
2022年2月11日,在滬倫通基礎上,證監會發布了《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將滬倫通擴容為中歐通,境內方面,從上交所拓展至深交所,境外方面,從英國拓展至瑞士、德國市場。
2022年3月,上交所、深交所分別發布了中歐通機制下的配套規則及業務指南,此后,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官宣境外發行GDR。
7月13日,明陽智能發行GDR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金額7.07億美元,這是“中歐通”后A股市場中首家成功登陸歐洲的公司。
7月28日,中瑞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正式開通,4家A股上市公司搶食“頭啖湯”,所發行的GDR在第一時間于瑞士交易所上市,募資資金總額達到15.23億美元。
在第一批GDR成功上市之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啟動了赴瑞士發行GDR的進程,欣旺達就是其中之一。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裁、投資發展部總經理曾玓介紹說,欣旺達是國際化的公司,接近一半銷售收入來自于海外市場,這次GDR發行,欣旺達極大展現了自身形象,通過大量英文信息披露,也使得海外客戶更加快捷的了解到欣旺達的最新信息,方便欣旺達進行下一步的國際業務開拓。另外,通過發行GDR募集的海外資金也有利于海外業務的拓展,國內資金不需要再漂洋過海。
“在這次發行過程中,我們組織了一百多場的線上路演,絕大部分參會者是海外投資者,大量海外投資者通過GDR成為我們的股東。不僅這樣,我們發現,GDR順利發行以后,欣旺達的股東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外資股東可能更多是通過深港通購買我們的股票,如今我們發現有大量的投資者通過QFII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股東名冊里,而且數量還比較多,這對我們股東結構的多元化帶來不小的幫助。”曾玓說。
長期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經過前期近20家上市公司的GDR發行實踐,中國企業的GDR發行和上市經驗日漸積累,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亟待注意的問題。
徐宏說,投資人和GDR發行人最重要的還是溝通問題,也就是信息披露,這不僅體現在第一個階段(發行階段),對于第二階段(上市后階段)同樣重要,即長期信息披露。
“我們在和瑞交所、倫交所的溝通中,他們也提出了一些想法,一是中國的GDR發行人和境外監管機構、交易所在上市后的有效溝通還處于磨合期;二是GDR發行人和海外投資人的持續溝通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徐宏說。
徐宏認為,無論是線上、線下的溝通交流,都是境外交易所、境外監管機構更樂意看到的,中國發行人面向國際市場推銷自己、樹立形象,進一步吸引境外二級市場投資人形成有效的GDR交易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關于促進GDR的成功發行,吳濱也分享了其個人的幾點看法。一是多方面摸底了解國際投資人的偏好、關注點、認可的板塊、看重的投資故事,并對照公司的實際情況形成更準確的定位,據此評估發行GDR的決策和可行性;
二是在承銷團的組成方面,建議采用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分銷能力的中資、外資主流投行強強搭配的模式,這樣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除了覆蓋各類型財務投資人之外,也應大力發掘產業基金、與所屬行業相關的戰略投資人的潛在投資機會,以形成業務價值鏈的協同優勢;
四是知名投行分析師撰寫的英文股票研究報告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大大強化國際投資者對發行公司的深入了解;
五是發行后持續的溝通覆蓋很重要,包括定期的海外路演,信息披露的強化和完善等。
“發行過程沒有捷徑可以走,任何一個項目要做到高度成功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努力的,要把執行的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吳濱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