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跨國藥企而言,縣域市場是一個“愛恨交織”之地,原因在于其市場廣闊,但布局下來,成本和收益又很不成正比。幾年前,曾有一些藥企不得不縮減縣域業務團隊。
不過,仍有企業再戰縣域市場,區別于以往銷售高血壓、慢性病等普藥,這些藥企開始瞄準縣域市場中的腫瘤藥市場,但這一次,勝算有多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轉向腫瘤領域
近日,輝瑞就將有關肺癌精準診療的論壇“搬到”了廣東東部一個海邊小城市——汕尾進行,試圖助力當地的肺癌疾病教育和診療下沉。
在上述論壇上,輝瑞中國區腫瘤事業部總經理王怡親表示,要攜手醫學領域伙伴深化腫瘤單病種質控體系建設,共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提升腫瘤診療規范化、均質化,解決患者的支付難題等。
多年前,輝瑞就開始了對中國縣域市場的摸索,公司曾嘗試以患者使用更廣泛的普藥打開基層市場,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與其他跨國藥企一樣,輝瑞的縣域市場布局之路并不平坦。然而,從2021年底,輝瑞又再次加大了縣域市場布局,調整了中國區業務架構,下設六大獨立事業部,其中廣闊市場首次作為獨立的事業部出現。
如今,輝瑞在縣域市場的布局,選擇從腫瘤領域切入。
輝瑞中國區廣闊市場事業部總經理張建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層面提出的“千縣工程”,就提出要建設腫瘤防治中心,這體現出政策對腫瘤防治的重視,目的是要實現“大病不出縣”。對于企業而言,這是布局縣域市場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2021年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就提出依托腫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與縣域內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的有效聯動,開展腫瘤、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作,提高醫療服務連續性。
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十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死亡均呈持續上升趨勢,且不同惡性腫瘤的趨勢變化差異較大,各地區癌譜結構差異明顯,面臨的防控形勢嚴峻。在縣域市場,腫瘤防治一直是難啃的“硬骨頭”。
今年3月份,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中華腫瘤雜志》發表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癌癥發病和死亡的最新數據分析,數據采集截至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包含中國31個省(區、市)的數據,覆蓋3.8億人。
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約406萬,城市地區249.59萬例,占比逾61%,農村地區為156.81萬例,占比為38.59%,但農村的死亡風險相對較高,農村地區惡性腫瘤標化死亡率(按年齡調整的死亡率)為108.01/10萬,高于城市地區的104.44/10萬。
如何加速推進縣域腫瘤中心的建設,普及早診早篩,實現惡性腫瘤的規范化、標準化治療,受到關注。
“在縣域地區,有大量的腫瘤患者,以肺癌為例,中國絕大部分的患者還是來自于縣域地區。十年來,雖說整個縣域地區腫瘤的診療體系有了很大發展,一些醫院陸陸續續建立了腫瘤學科,但之間的水平差距很大,原因在于受設備、人才、藥物可及性等資源不足制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教授宋啟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如何改變局面
目前瞄準縣域腫瘤市場的,不僅僅是輝瑞一家企業,還有其他跨國藥企以及中國本土企業。然而,縣域市場的腫瘤藥物使用量并不高,原因在于很多患者仍傾向于前往大城市治療。
對于藥企們而言,又如何突破?
在張建輝看來,縣域醫療最大的短板還在于協同和標準化,因為腫瘤是一個需要多學科配合治療的復雜疾病,需要發展多學科,比如肺癌治療,需要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腫瘤內科的協同發展。縣域醫療腫瘤治療水平提升,需要多個學科共同成長。
“縣域地區的腫瘤防治,從診療的提升到規范,再到學科的發展。從輝瑞中國的角度講,從2013年開始,公司就通過對地級市的布局,從而滲透進縣域市場,主要策略是采取專科化建設和中心化建設,現在我們把重心放在腫瘤防治這塊,也是希望可以助力基層地區腫瘤學科的整體發展。”張建輝說。
王怡親表示,基層醫療機構在腫瘤疾病認知、診療、管理中仍存在各種短板,除了助力當地的篩查診斷外,公司也希望可以在腫瘤防治的質量控制、醫生的繼續教育、藥物可及性、患者支付方面等進行賦能。
在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教授朱同玉教授看來,雖然我國基本醫療保險人均已突破600元,但不少患者的用藥負擔仍不容忽視。“已經生了病的人,想再去購買相關的商業醫療保險,或者非常困難,或者在報銷時會遇到諸多限制。”朱同玉在今年兩會期間就建言稱,要推動保險創新、滿足帶病體人群醫療保障需求。
近期,輝瑞與商業健康險公司也聯手圍繞肺癌的ALK、ROS1靶點推出了商業保險,試圖在肺癌患者帶病投保領域進行了嘗試與探索。患者首先進行基因測序,如果ALK、ROS1靶點有基因突變的話,醫保報銷后的治療費用將由保費支出;如果檢測顯示沒有基因突變,該保險亦可以報銷該靶點的檢測費用。
王怡親表示,支付一直是腫瘤患者面臨的挑戰,公司對于如何解決藥物的可支付性有了一些探索,如新藥剛引進的時候還在自費階段,價格又比較高,公司會通過患者援助項目、惠民保等方式提供支付上的支持,同時還會積極推進藥物納入國家醫保,從而惠及更多患者。在藥物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之后,公司也會通過商保創新模式的探索,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
“雖說現在的縣域地區腫瘤患者喜歡往上一級醫院跑,但隨著縣域診療綜合水平逐漸提升,再加上藥物可及、支付等方面完善,相信未來還是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留在當地治療。”王怡親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