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雙碳”目標和綠色消費趨勢之下,減碳已經不再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門扎扎實實的必修課。
面對減碳的必修課,如何將“綠色低碳”真正轉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找到一條與自身發展相契合的減碳之路,關乎企業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和減碳投入的長期性。
“作為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中國產業低碳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契合我們的技術專長,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施耐德電氣全球首席營銷官(CMO)梁玉媚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
(資料圖)
梁玉媚表示,中國是全球發展的動力。目前,中國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加碳中和投入,同時數字經濟也迎來發展高峰,中國市場對于數字化和可持續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需求強勁。施耐德電氣對于自身的發展,也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目前,中國已經是施耐德電氣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和最重要的供應鏈基地之一。梁玉媚透露,未來,施耐德電氣將繼續堅持在華“中國中心”戰略以及相關的研發投入。
電氣化+數字化=可持續
據統計,全球80%的碳排放來自于能源消耗。因此,低碳轉型很大程度上在于能源轉型。梁玉媚認為需要從供需兩側同步賦能企業減碳。針對供給側減碳,施耐德電氣通過數字化和電氣化相關的解決方案推動能源系統向智能、韌性、高效轉型,提高系統整體效率,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并幫助能源的需求側根據供給側的波動情況來調節生產與生活方式,在減碳的同時降低能源成本,創造經濟效益。
但梁玉媚認為更大可能的減碳方式是在能源的需求側。據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研究院測算,需求側將承擔全球減排量的55%,是加快減碳行動的關鍵所在。需求側迫切需要一種相對成熟、適用各種場景、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迅速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技術。事實證明,數字化能夠滿足上述條件,是推動需求側變革的最佳武器。上述測算也表明,借助數字化推動需求側轉型,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三大關鍵領域,即工業、建筑、交通行業,到2050年將比2020年分別減少84%、93%、83%的碳排放。
“在施耐德電氣,我們有一個公式,即數字化加電氣化等于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和戰略方向,同時也吻合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梁玉媚表示。
企業可以在3-4年內實現綠色投入回報
在梁玉媚看來,企業“減碳”并非一日之功,但也并不意味著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關鍵在于戰略和方法得當。大量企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面臨著方向不清、能力不夠、回報不定、協調不力等挑戰,梁玉媚認為對內需要推進各個層面的創新,包括將減碳融入主業進行運營創新、通過組織革新構建與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相融合的組織體系等等,同時對外需要積極擴展生態合作,彌補能力的不足。
通過全面創新,借助數字化和電氣化的技術力量,梁玉媚表示,只要戰略得當,無論是高耗能行業還是非控排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均能在較短周期內看到低碳轉型的投資回報,并最終實現可持續性減碳。
“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解決方案。”她進一步以中國一家中型電氣企業舉例稱,施耐德電氣為該企業提供了數字化技術,助其每年節約30%以上的電力成本,同時,每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增長了146%。
“可能很多用戶會擔心投資回報的問題,就我們的經驗來說,平均的投資回報時間在3-4年左右。當企業已經獲得投資的回報,未來還能持續節約更多能源成本,減少碳排放,提升企業的可持續運營水平,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商業運作方式。”梁玉媚表示。
繼續強化“中國中心”建設
梁玉媚認為,施耐德電氣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產業邁向低碳和數字化雙轉型的賦能者,助力企業實現效率和可持續的雙贏,除了自身在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專長外,背后的“中國中心”戰略功不可沒。所謂“中國中心”,即在賦能本地團隊和區域管理自主權的基礎上,打造涵蓋研發、產業鏈、合作伙伴等在內的研產銷一體化敏捷機制,從而更快、更好地貼近中國市場,滿足本土用戶需求,同時以更多中國智慧賦能全球。
作為一家跨國企業,施耐德電氣已扎根中國36年。梁玉媚表示,這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創新和發展能力都已達到非常卓越的水平。“今天當我們談到AI、機器學習、軟件的研發和應用,其實很多技術都來自中國市場。中國的生產制造已經從組裝業和大規模生產,演變到今天參與到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分工格局。目前,中國在全球研發和生產分工中已處于重要地位。” 梁玉媚說。
根據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達到10%。商務部、科技部今年1月18日印發的《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若干措施》指出,將加大對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開展科技研發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更好發揮其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
面對這樣的趨勢,梁玉媚表示,施耐德電氣將持續強化“中國中心”建設,包括研發方面的投資。今年3月,施耐德電氣中國自動化研發中心在無錫正式揭幕,這也使無錫成為繼上海、深圳、西安、北京之后,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第五大研發中心。其中,深圳和西安的研發中心以互聯互通的智能硬件為主,包含數字化和綠色節能技術;上海和無錫的研發中心兼顧軟硬件研發;北京研發中心則聚焦軟件創新。
“中國對施耐德電氣而言,不僅是個巨大的市場,同時也是創新的源泉,是施耐德電氣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大成功的動力之一。”梁玉媚表示,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成功,包括研發創新成果,都會助力其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大的成功。“借助中國的發展勢能,我們的‘中國中心’戰略及其創新成果,將不僅助力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將賦能全球用戶加快邁向高效和可持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