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引起各地的重視,各地紛紛采取措施促進民間投資的增長。
多省民間投資大幅下滑
民間投資是全社會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2012年有民間投資統計口徑以來,中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55%以上,“可以說是投資的主力軍”。
(相關資料圖)
不過,去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低位運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47482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79570億元,同比增長0.4%。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向第一財經表示,根據累計值折算后,4月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前值4.7%),顯示投資拉動作用繼續減弱。分所有制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當月同比下降0.2%,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當月同比增長8.2%。
從最近發布了前4月民間投資增長數據的省份來看,雖然湖南和河北等省份民間投資保持增長,但是安徽、陜西和山西等省份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比較大。另外,有些省份雖然沒有公布民間投資數據,但是其固定資產投資低增長甚至負增長,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
在公布了1-4月民間投資數據的省份中,湖南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4%,增速比國有投資快16.7個百分點;河北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
同期,安徽省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5.8%,低于全國6.2個百分點;山西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1.6%;陜西省民間投資下降3.6%,降幅較1-3月份收窄2.8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負責人最近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認為,當前民間資本參與重點建設任務還存在一些難點堵點。一是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參與難度較高。二是從投資環境看,參與便利度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民間資本自身參與意愿和能力存在不足。
這位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形勢和疫情影響,部分民營企業效益下降、現金流緊張、再投資能力不足,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的意愿較低。此外,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參與投資規模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時存在“小馬拉大車”現象。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易小光向第一財經表示,三年疫情對經濟基本面和元氣有很大傷害。目前經濟仍處于恢復期,需求不足的矛盾很突出,因此,社會資本對預期的信心恢復也還有一個過程。
地方多舉措促增長
5月30日,上海市發改委印發《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墩叽胧饭舶?個方面、20條政策。
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上海將認真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支持上海市民間投資發展穩中求進、提質增效,更好地發揮民間投資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5月22日,四川省省長黃強在全省第二季度經濟運行調度會上要求,要大力氣解決民間投資乏力問題。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隱性障礙,支持民間資本平等參與重點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拓展民間投資新空間,持續提振發展預期和信心。
當日,四川省發改委會同四川省工商聯、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重點領域項目129個、涉及總投資1371.94億元。四川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常態化發布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四川省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其實,不只上海和四川,各地都在想辦法推動民間投資的增長。穩投資就需要穩定民間投資。這些措施包括上述出臺促進政策,推出重點項目清單等做法,有的省份甚至將促進民間投資作為政府績效考核內容。
今年3月,安徽省發布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3),方案明確提出調整優化投資“賽馬”考核指標,將民間投資等指標納入,全方位評估投資工作成效。制定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高級經濟師魯榮東向第一財經表示,固定資產投資不能僅僅依靠政府加力,需要社會多元化參與,激活社會資本的活力,才能帶動投資增長?,F在不確定因素增加,投資更為謹慎,因此,政府要營造環境,給社會資本以信心。
易小光也表示,促進民間投資,首要的是貫徹“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應該在具體政策上讓民營企業能夠感受到支持,在理論、思想上更加堅定,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
除此之外,他還認為,要推進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這應該體現在給民營資本發揮作用的更大空間。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更好扮演服務者的角色。另外,要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支持,不僅僅是大企業,因為這是社會產業生態的問題。增強發展信心和預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