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個體農戶的融資存在諸多限制,融資難、融資貴、融資少問題突出。下一步,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以及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是大勢所趨,農業資源的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將有效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業市場的可預期性,鄉村產業融資的難點也有望得以破解。如何推動鄉村產業品牌化發展,促進社會資金流向鄉村和農業領域,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焦點議題。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委托中投咨詢開展的《2022年鄉村振興前沿熱點智庫專報項目》設立“金融資本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路徑研究”專項課題組,由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成春林帶隊,調研了江蘇、四川等地的金融機構及林果特色產業,總結出試點企業開展生物資產證券化的相關經驗。
鄉村產業的發展,必須走品牌化市場之路,為此需要構建標準化的產業鏈,包括種植端、加工端和流通端。
【資料圖】
其一,農業企業要對接好需求市場,如淘寶、京東、百果園等電商平臺,確保果品銷路暢通。
其二,農業企業要反向構建加工端的生產能力,加工端的作用在于可以保證果品的品質并延長售賣時間。
其三,農業產業鏈的源頭是種植端,這既是整個產業鏈最重要的基石,恰恰也是農業產業鏈中風險最高的環節。農業種植端普遍性存在兩大痛點:一是農產品面臨氣候、蟲害、市場價格波動等多重風險;二是規模化種植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而種植業標準化和抵押資產的缺失影響了其融資能力。
生物資產證券化是金融資本助農的有益設想和現實選擇,主要做法是:以當地國資平臺為依托,設立土地流轉基金,完成土地經營權的集約,為規模化、標準化農業種植奠定基礎,對每畝種植標的年預期收益進行評估,再以農業種植作物(如果木)資產既定期限的經營性收益為基礎資產,如優質的農產品訂單,將其可預期得到的農產品訂單銷售收入權益組合成基礎資產池,并將其資產組合證券化,利用“訂單+期貨+證券”或“訂單+包銷+證券”的結構化運作,將農產品的價值在訂單合同中提前鎖定,利用期貨市場或政府包銷等方式保證這種遠期合同的實際履行,再將這種確定的、未來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進行權證化或證券化,以此獲得資金。
具體操作流程:一是原始權益人在分析自身融資需求的基礎上,選擇確定可以用來證券化的資產(訂單模式下的銷售收入權益);二是再向SPV(發行人)轉讓以銷售收入權益組成的基礎資產池;三是SPV將證券化產品進行內部和外部信用增級,如加入農業專業保險公司的保障;四是SPV委托信用評級機構對證券化產品進行信用評級;五是SPV發行以農產品訂單收入權益為資產池的資產證券;六是SPV 委托服務銀行將發行證券的收入支付給發行人,管理資產池,在證券償付日,SPV委托服務銀行按時、足額向購買證券化產品的投資人償付本息;七是償付完畢后,如果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還有剩余,則交還SPV按照約定的比例和分配方法在各機構間進行分配。
以課題組訪談案例為例,四川眉山的興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始建于2020年,是眉山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筐鮮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鼎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市屬國有控股公司。興眉農業公司與當地合作農村的農民建立了長期收購合作,以解決農民銷售難題;與盒馬鮮生、美團、京東、供銷社等平臺建立穩定供貨合作,打通線上、線下的市場流通端。鼎士科技從流通端向加工端反向延伸,對果品進行分選和分級,使得產品標準化,通過使用筐鮮生的冷凍技術,延長了果品上架時間,提高了流通端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2020年,在筐鮮生公司的銷售支撐下,興眉農業為眉山國投集團完成了5000萬元的并表收入,成為地方農產品流通及加工龍頭企業。2021年,興眉農業完成4.2億元的銷售收入,在地方特色柑橘等農產品領域形成區域性的銷售優勢,并為眉山國投集團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并表收入。北京鼎士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昊說:“如果能夠推動生物資產證券化,將能從源頭進一步推動規模種植,實現國資平臺、民營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多方共贏,我們會積極嘗試。”
農業生物資產證券化,對國資平臺來說,可以改變以往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水利工程、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投資慣性,轉向對特色農業的支持,切實帶動農業品牌構建和農村居民就業增收,并使其在不占負債率的同時補充了資本金。對于致力于種植端和流通端市場化的企業來說,這種金融手段可以消除企業與農戶間的利益糾紛,有效疏通其在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的資金困境,使其專注于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經營。
(成春林系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田志系中投咨詢有限公司研究總監)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