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24日盤中重挫超過9%,25日盤中再度下跌近3.8%。最近兩天,AI龍頭科大訊飛的股價,連續遭到盤中重挫。
科大訊飛24日大跌時,有關該公司“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的信息也在網上流傳。該公司盤后回應稱,股價下跌系某生成式AI寫作虛假小作文導致。根據媒體報道,科大訊飛做出前述回應后,百度文心一言市場負責人張全文,隨即在朋友圈發聲“反嗆”。
(資料圖)
科大訊飛大跌,是否完全是因為生成式AI產生的虛假有關,可能還是一個充滿正義的話題。但今年以來,其股價在短期內積累了巨大漲幅,卻是不爭的事實。借助人工智能東風,從1月初到4月初,其股價三個多月里大漲超過110%,但一季度的凈利潤,卻在去年全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再度大降331%。
不僅是科大訊飛,年報和一季報發布前后,AI概念板塊整體開始回調。數據顯示,今年以來,66家WIND人工智能指數成分股中,有17家公司至少經歷過一次跌停,8家公司至少經歷了兩次跌停,38只CHATGPT概念股中,13只至少經歷一次跌停,7只至少經歷了兩次跌停。
是什么讓科大訊飛連續兩天重挫?
5月24日,AI概念是兩市為數不多的上漲板塊之一,讓科大訊飛逼近跌停的閃崩,顯得更加“突兀”。
當天早盤,科大訊飛小幅低開后,還一度出現上行跡象,午后卻突然閃崩,盤中跌幅一度超過9%,但跌幅很快收窄,最終收盤于56.57元/股,跌幅為4.26%。
當天,一篇標題中包含“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的文章在網上流傳。該文稱,科大訊飛可能通過其語音識別服務非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
同晚,科大訊飛回應稱,其股價下跌系某生成式AI寫作虛假小作文導致,傳言所稱風險為不實消息,并在互動平臺上表示,使用大模型編造虛假信息屬于違法行為,“公司會借助法律武器保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雖然科大訊飛并未點名是哪家公司的生成式AI寫作,但網傳截圖顯示,有關內容是百度文心一言被要求“寫一篇科大訊飛出現重大風險的警示文”后的回答。對于科大訊飛方面的說法,根據媒體報道,百度文心一言市場負責人張全文當晚即在朋友圈發文反駁。
科大訊飛回應后,類似走勢仍在25日出現。當日早盤,其股價低開后迅速沖高,但又隨即快速下挫,盤中最大跌幅超過3.8%,但午盤又快速拉升,截至收盤下跌1.7%。
市場人士認為,拋開AI虛構信息的因素,就股價來看,在今年以來的人工智能行情中,科大訊飛本就積累了較大漲幅,因此下跌并不算是特別意外。
2022年,科大訊飛股價一路震蕩下跌,從開年首個交易日的54.17元/股跌至10月最低29.74元/股。但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卻迎來開門紅,以4.69%的漲幅,報收于34.37元,此后更是一路飆漲,在4月初上漲到階段最高點70.1元,累計漲幅達到110%以上。
達到高點后,科大訊飛隨即掉頭向下,并在4月10日出現了今年以來的第一個跌停,經過震蕩調整后,進一步下跌到55元左右。也就是說,在所謂“小作文”沒有出現之前,其階段性跌勢已經形成。
股價大幅上揚的同時,科大訊飛的業績表現不佳。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該公司營收188.20億元,同比增加2.77%;凈利潤5.61億元,同比下降63.94%;扣非后凈利潤4.18億元,同比下降57.31%。
今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28.88 億元,同比下降 17.64%;凈利潤虧損5.8 億元,同比下降 152.26%;扣非凈利潤虧損3.38 億元,同比下跌 331.82%。
科大訊飛解釋稱,第一季度營收及利潤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特殊的社會經濟客觀環境,當期無法推進項目進程和合同簽署等工作,隨后又面臨春節假期,較多大項目在一季度的簽單、實施、交付、驗收等工作進程出現了延遲,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基于在國產替代和業務開拓上的進展,公司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將會實現收入和毛利正向增長。
AI概念集體回調
2022年,海內外各路巨頭們紛紛斥巨資加入到AI的布局,A 股機構也開始大舉“掃貨”人工智能和ChatGPT概念股。
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基金持倉排名市值前10的計算機類公司,分別為金山辦公、海康威視、恒生電子、廣聯達、納斯達、科大訊飛、深信服、同花順、寶信軟件和中科創達,其中基金加倉較多的個股是海康威視、金山辦公、科大訊飛。以科大訊飛為例,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場有344只基金對其進行重倉,較2022年底的80只增加了264只。
然而,就在年報和一季報發布前后,AI概念板塊開始回調。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66家WIND人工智能指數成分股中,有17家公司至少經歷過一次跌停,8家公司至少經歷了兩次跌停,包括視覺中國、中科曙光、三六零、天娛數科等皆在其列。此外,38家CHATGPT概念股中,也有13家公司至少經歷了一次跌停,7家至少經歷了兩次跌停。
5月25日,包括科大訊飛在內,31家ChatGPT概念股下跌,超過40家人工智能概念股下跌。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與跌勢相左的是,不止一家機構表示了相對樂觀的態度,并將這輪AI行情與移動互聯網牛市進行比對。
廣發證券認為,前期AI回調原因之一為賠率邊際變差,4月步入財報季,市場切向業績主線、存量市場下使得AI承壓,但參考2013年“移動互聯網+”行情經驗,三次調整時間在40日以內、幅度在15%以內,認為當前AI行情與2013年行情回調的時間空間已接近。
華西證券也提出,2013-2015年移動互聯網牛市,“算力—應用+”走出了相互驗證的三段超級大行情,而當下正處于新一輪科技牛市的第一階段,算力、游戲率先啟動,在第一階段漲幅靠前。“2023年下半年,行業應用有望成為10倍股的溫床,AI帶來的用戶數和arpu值增長,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讓未來具有無限可能。”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2023年3月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后,阿里、騰訊、商湯、華為、360、科大訊飛、信通院、知乎、中國電信、昆侖萬維等推出大模型。
對此,華鑫證券認為,大模型持續推出帶來的情緒面關注度邊際遞減,大模型市場供給的稀缺性也在降低,推出大模型不是終點,更重要是如何結合應用帶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改善。傳媒在AI發展加持下,降本增效有望在2023年底逐步凸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