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4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教授在一場由西門子醫療聯合張江集團舉辦的首屆“醫療科技創新先鋒論壇”上透露,復旦大學正在發起設立一項科創基金,由復旦大學作為基石發起方,并將通過社會和政府資本募集。
朱同玉介紹稱,復旦大學將成立獨立的母基金管理公司,遵循市場化機制運營,初期以投資子基金為主,目標是孵化原創科研成果,推進科技創新應用。
朱同玉還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去年轉化的專利達到100多項,今年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有好幾十項的專利轉化,科研成果轉化步伐走得非常之快。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驅動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動力。優質的原創科研成果離不開高校、企業和資本的通力合作。”朱同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也非常愿意與西門子醫療這樣的跨國醫療企業加強在醫療影像設備、醫療器械開發方面的合作。”
“醫療科技創新先鋒論壇”為高校、三甲醫院、投資機構、初創企業和產業端提供對接的平臺,受并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展示研發成果的路演機會。
西門子醫療近年來也在加速構建中國創新生態圈,并在上海張江設立了西門子醫療創新中心,聚焦醫學影像、體外診斷、介入治療、癌癥診療四大醫療器械領域,幫助初創企業創新成果加速落地。例如,醫療器械初創公司奧瑞得醫療就依托西門子醫療的上海創新中心技術平臺和研發支持,順利獲得了醫療器械注冊證。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表示,西門子醫療與張江集團將發揮各自產業和資源優勢,打通研發、孵化、轉化、投融資服務等關鍵環節。
不久前,西門子醫療近期突然宣布將暫停心臟介入手術機器人途靈(CorPath GRX)業務,也激起國內市場的軒然大波。【相關:意外!西門子醫療放棄心臟介入手術機器人業務,企業回應來了】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楊廣中教授在論壇上談到外界普遍關注的手術機器人時表示:“手術機器人所涉及的問題不光是解決臨床的痛點,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技術層面進行融合,從而使得手術更精準、清晰,以及如何在診療過程中,使用包括智能手術導航在內的技術,把術前術中的規劃有效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在論壇上談到AI介入手術機器人時表示,AI介入機器人是與影像醫學共同發展起來的,未來無輻射超聲導航機器人、MRI機器人以及分子功能影像引導機器人等,可能會成為業內探索發展的方向。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