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國總裁吉田武司5月24日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將集全集團之力,趕上中國經濟恢復的熱潮。當天,2023索尼EXPO活動在上海拉開帷幕,索尼的電影感手機、超廣角相機等新品,與索尼的游戲、動漫等內容,以及“中國之星計劃”入圍項目同臺展示。
去年履新的吉田武司說,他將重點推進“一個索尼”的各業務融合工作,同時做好“力量轉移”工作。索尼中國有非常多業務,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有的在上升期,有的走下坡路,有的處于穩定期,要做好人才調配、資產組合和投資決策,娛樂業務是今后發展重點。
【資料圖】
用內容產品促進硬件業務
三年疫情過后,吉田武司說,今年1月以來,中國市場發生了變化,恢復了活力。從“五一”出游的熱潮,可見一斑。同時,中國樓市有所改善,但還沒有完全恢復。相應地,索尼中國的各項業務也出現分化,如,相機業務強勁恢復,彩電業務增長相對平穩。
“我們的策略是,重點針對中國恢復的(細分)市場,如旅游等,進行新的相機、手機等產品發布,面向網紅、博主等加大宣傳力度,趕上中國經濟恢復的熱潮。”吉田武司說。
中國是索尼非常重要的市場,吉田武司說,而且中國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Z世代充滿個性,“我們要集索尼全集團之力來滿足他們的需求,才能在中國持續成長,所以索尼中國正加強內容產品與硬件產品之間的協作”。
在消費電子領域,中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吉田武司上個月看了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和上海車展。他說,中國企業的技術、企劃、設計能力,令人刮目相看。索尼要發揮內容產品的優勢,結合內容來推廣硬件,才能更好地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
很多博主喜歡用自己的相機、手機來記錄生活,并對外分享,消費級產品與專業級產品正在呈現融合的趨勢。索尼今年在上海與合作伙伴一起設立了一個虛擬拍攝的攝影棚,索尼提供黑彩晶(Crystal LED)顯示系統、廣播級的攝像機和監視器等設備,可以進行一站式的影視內容制作。如,索尼游戲可以在這里拍攝宣傳視頻,索尼音樂的藝人也可以在這里拍攝宣傳片,實現資源匯聚。
今年,索尼與本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索尼將利用自身的音樂、電影等資源,把車內打造為娛樂空間;同時,結合自身的傳感器,讓移動出行變得更安全。合資公司的新車計劃2025年在美國市場接受預訂,2026年交貨。中國的電動車技術日新月異,面對巨變的中國市場,吉田武司說,“索尼應該怎么做,我們已經開始研究”。
在中國加強娛樂業務、研發
索尼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營收創歷史新高,達115398億日元(約5863億元人民幣)。吉田武司說,索尼全球超50%的收入來自于娛樂業務,包括游戲、音樂、影視等,索尼中國的收入目前還是以硬件銷售為主,希望在中國市場加大發展娛樂業務的力度,今后娛樂業務將是索尼中國的發展重點。
24日,索尼的“中國之星計劃”第三期項目公布了首批入圍的三款游戲名單。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總裁江口達雄說,索尼PS5游戲機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同期銷量兩倍于PS4;新一代PS VR2的虛擬現實產品,在中國市場實現與全球同步首發。索尼的“中國之星計劃”是為了支持國內有潛力的主機游戲開發團隊,開發中國本土游戲,并讓“中國創造”走向世界舞臺,會提供游戲的開發建議、高品質游戲的中間件、全球發行商務對接。
索尼在華業務不僅有產品制造、營銷、物流等,也有研發。索尼中國研究院院長竹中干雄透露,索尼中國研究院的中短期計劃在娛樂、移動出行兩個領域。在娛樂領域,研發包括輕量化體積捕捉技術、3D內容制作、基于無線網的遠程內容制作等技術。在移動出行領域,研發用于自動駕駛的傳感技術、工業機器人以及用于自動駕駛的技術。
“中長期的研發計劃,會聚焦在農業、高齡化社會、教育三個領域。”竹中干雄說,在農業領域,研究IoT(物聯網)技術、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工廠管理;在高齡化社會領域,研發AI、機器人、傳感技術,以及面向高齡者的機器人技術;在教育領域,研發遠程教育等技術。
吉田武司還兼任上海索廣映像公司總經理。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說,索廣過去更多是生產電視機、廣播級攝影器材,現在業務利用顯示、傳感器技術,從生產擴大到研發、設計;索尼還在索廣的廠區內,開展“協生農法”(一項生態農業技術)的試驗。而索尼中國研究院將重點研發5G、6G、人工智能、機器人、環保等技術,賦能娛樂、電子業務。
他之前還曾在索尼的歐洲、北美業務中任職。談及在中國的投資是將更激進還是更穩健,吉田武司說,中國有一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索尼要跟上中國發展的步伐。當然,一些地方要慎重,如數據管理。“我們在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力爭抓住增長的機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